黄河,这条蜿蜒流淌数万年的大河,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更是孕育璀璨中华文明的摇篮。然而,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 黄河的生态环境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其文化传承也亟待我们的关注和努力。人才,强国之根本,兴邦之大计。为了响应国家关于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号召,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九曲黄河青春行,溯源拾遗绿色兴”社会实践团队组织了一次深入黄河流域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引导曲师学子返乡实践,亲身体验、了解并探讨黄河的生态现状与文化传承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争当新时代黄河青年,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注入人才力量。
黄河在滨州的流经长度是94公里。 这一数据在多个来源中被重复提及,显示了黄河作为滨州重要的地理和文化遗产,对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黄河不仅滋养了滨州这片土地,还促进了当地的文化和旅游发展,成为滨州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 7月15日-7月23日,我们实践团队走进滨州市滨城区市中社区韩声杨村,组织实践队队员看韩声杨村发展,感受黄河文化,引导学生融入国家战略,深入农村基层,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观变化,看振兴,唱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主旋律”。7月15日为社会实践活动的初步调查了解阶段,实践队到达中海公园探访城市变迁历史,在政府工作人员带领下初步了解黄河流域的发展历史以及黄河振兴情况,并且通过PPT对其有了系统的了解。7月17日实践队成员在老师指导下调查采集滨州区域黄河水样,调查植被,并于7月18日7月31日在实验室对水样进行深入研究,进一步了解黄河的水质情况。


学文化,传精神,谱写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大乐章”。7月19日,为了深入了解黄河文化、生态情况,“九曲黄河青春行,溯源拾遗绿色兴”社会实践队组织参观了黄河楼,通过本次的参观,使实践队成员对黄河文化深入了解,并将黄河文化与国家相关政策相结合,明晰实践队下一步努力方向。7月20-22日,实践队在滨州市滨洲区人民政府的帮助下组织进行了志愿者活动,实践队员在科技馆和在黄河楼、沿河大棚给游客、小朋友讲解黄河文化,在传承发扬黄河文化的同时,也使黄河文化深深留在了每一位参观者的心中。实践队成员深入了解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和传统文化的瑰宝,加深了对祖国的热爱和自豪感,在探索黄河文化的过程中,实践队员们也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和智慧,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团结奋斗精神。


再接再厉、久久为功,奏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奋进曲”。7月23日,为了进一步宣传与保护黄河生态环境及黄河文化,增强大众的保护意识。实践队在各个地方分发宣传单,呼吁群众投入到黄河生态保护以及黄河文化传承当中。并在实践结束后我们将调查研究结果与政府部门沟通合作,将实践结果投入到黄河生态和文化保护中。使实践队成员在感受黄河的变化中,铭记党的奋斗历程,增强服务人民、回报家乡的责任感、使命感。

本次“九曲黄河青春行,溯源拾遗绿色兴”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了黄河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让我们感受到了黄河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我们将继续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为保护黄河生态环境、传承黄河文化贡献我们的力量。同时,我们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共同守护我们的母亲河-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