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学子三下乡:铭记历史 传承文化——参观伪满皇宫博物院

在历史的长河中,伪满皇宫博物院不仅是一座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建筑,更是一个传播爱国主义精神、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场所。这里,不仅是中国封建王朝最后一抹余晖的见证地,更是中华民族不屈抗争精神的象征。安徽工业大学公法学院“星火接力”社会实践队队员于2024年7月13日前往吉林省长春市伪满皇宫博物院。
                                                                             历史回顾:伪满皇宫的兴衰与变迁                                                                                                                  ( 图为伪满皇宫标志 通讯员王淼供图)
伪满皇宫,原为民国时期管理吉林、黑龙江两省盐务的吉黑榷运局官署,后因日本侵略者的野心而改建为伪满洲国皇宫。1932年,末代皇帝溥仪在日本侵略者的扶持下,在此就任伪满洲国执政,开始了长达13年4个月零8天的傀儡生涯。这段历史,不仅是溥仪个人命运的悲剧,更是中华民族屈辱与抗争的缩影。伪满皇宫见证了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东北的殖民统治,也见证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
                                                                           展览丰富:多维度呈现历史真相
伪满皇宫博物院自建立以来,一直致力于通过丰富的展览形式,多维度、全方位地呈现这段历史。博物院内现有包括缉熙楼、勤民楼、同德殿等伪满宫廷原状陈列50个,大型基本陈列2个,专题展览3个,院藏文物近两万件。这些展览不仅展示了伪满皇宫的建筑风貌、宫廷生活,更深刻揭示了日本侵略者的罪行和中国人民的抗争精神。
其中,《伪满皇宫原状陈列》通过复原溥仪及其后妃的生活场景,让观众仿佛穿越时光,回到了那个充满屈辱和无奈的年代。《从皇帝到公民》则通过溥仪的自传,展现了他从皇帝到公民的心路历程,让观众深刻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巨变。《勿忘九·一八——日本侵略中国东北史实》专题展览,更是以详实的史料和生动的图片,揭露了日本侵略者的罪行,激发了观众的爱国情感。
此外,伪满皇宫博物院还不断创新展览形式,推出了一系列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特展。如“武力侵华与战场暴行——日本秘藏侵华战争照片实录”展览,通过展示日本随军记者拍摄的“不许可”照片,揭露了日军在侵华战场所犯下的反人道罪行。这些照片不仅是对历史的真实记录,更是对日本侵略者罪行的有力控诉。
                                                                           教育活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精神
伪满皇宫博物院深知自身的教育使命,积极开展各类教育活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精神。每年,博物院都会举办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九一八事变等重要历史事件的纪念活动,通过升旗仪式、宣誓活动、情景朗诵等形式,激发观众的爱国情感。同时,博物院还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讲座和研讨,深入挖掘伪满皇宫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为观众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学习体验。
此外,伪满皇宫博物院还注重与学校的合作,将博物院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通过组织学生参观、开展主题班会、举办知识竞赛等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更让他们深刻理解了历史的重要性,激发了他们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伪满皇宫博物院将继续秉承“铭记历史、传承精神、共筑爱国教育新高地”的宗旨,不断创新展览形式和教育活动方式,深入挖掘伪满皇宫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同时,博物院还将加强与国内外文化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与传播。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伪满皇宫博物院将成为更加璀璨夺目的爱国主义教育明珠,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图为星火接力社会实践队队员合影  通讯员王淼供图)
时间:2024-07-17 作者:王淼 来源:大学生家园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