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寻红色足迹,熔铸青春信仰

 
 
       七月流火,赤心昭昭。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实践小分队以一场别开生面的“倒序实践”,于7月20日率先走进三里墩社区,开启红色记忆的唤醒之旅。在绿荫掩映的社区活动中心,队员们铺开“江海烽火故事汇”的叙事长卷。当用方言讲述“夜袭天生港”的惊心动魄,还原那位16岁少女奔赴野战医院的坚定背影,提及满门忠烈家族中五位党员、四位新四军的壮烈往事时,满座动容。一位白发老党员颤巍巍握住队员的手,泪光闪烁:“这些年青人把英雄接回家了!”这场三代同堂的宣讲,让尘封的历史在掌声与泪水中重新鲜活。临别时,团队在社区设立“红色故事角”,留下精心编撰的革命故事册,让红色火种在基层持续燃烧。
 
       带着社区的殷切嘱托与未解之思,7月21日清晨,团队庄重踏入南通革命纪念馆。当宣讲中的故事在历史现场得到印证,震撼直抵灵魂——展柜中那双补丁累累的草鞋,正是故事里“三百里急行军”的无声见证;巨幅烈士墙上镌刻的528个英名中,“苏洁”二字赫然在目,指尖轻抚的冰凉石壁,瞬间接通了昨日宣讲中那位16岁护士的热血青春。在苏中战役“七战七捷”动态沙盘前,粟裕将军精妙的战术推演,豁然解答了社区老人“咱们凭啥打赢”的深沉疑问;那尊直刺苍穹的27米刺刀纪念碑影像,更将“革命脊梁”四字刻进每位成员的心碑。立于鲜红党旗之下,誓言铮铮:“继承遗志,赓续血脉!”此刻,社区群众的泪光、先辈遗物的沉默、战史硝烟的激荡,尽数熔铸为青春的信仰烙印。
 
        这场从社区土壤扎根、向历史纵深溯源的实践,让我们彻悟红色传承的真谛:青年应是记忆的摆渡者,将散落民间的星火聚为火炬;更当是信仰的淬炼者,在历史现场的叩问中铸就精神钢骨。当老党员含泪的双手与烈士墙冰凉的姓名重叠,我们终懂得:赓续薪火,不在殿堂之高,而在躬身传递——把每滴血泪写进民族记忆,将每寸丹心化为前行力量。
作者:李静伟 来源: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传承烽火记忆,赓续青年薪火实践队
时间:2025-07-29 关注: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内容推荐
  • 固碳添绿实践行
  • 固碳添绿实践行
  • 踏寻红色足迹,熔铸青春信仰
  • 为了牢记历史、学习弘扬爱国革命精神,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传承烽火记忆,赓续青年薪火”实践小分队前往三里墩社区,结合纪念馆所学,
  • 07-29
  • “十五五”之下学前教育的困境与破局之道
  • 生活化学进社区,知识宣讲暖人心
  • 生活化学进社区,知识宣讲暖人心
  • 为了让化学知识更好地融入居民生活,解决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我们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化启新章,工润社会”实践
  • 07-27
  • 河海大学:助力智慧水利惠民利民
  • 河海大学:助力智慧水利惠民利民
  • 7月8日至23日,河海大学"智能利水,科教清源"暑期社会实践团奔赴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开展为期15天的水资源保护专项行动。这支由8名
  • 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