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低空经济助力乡村振兴--商丘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阡陌云翼实践队纪实(七)

       为深入探索低空经济与乡村振兴的融合路径,7月2日,商丘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阡陌云翼实践队开展了2025年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第七站-商丘技师学院,实践队通过无人机技术研讨、农业应用场景调研及农户需求分析,为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积累一线数据。
       商丘技师学院汽车应用技术系主任李修银从无人机发展历程,应用场景及种类维度讲解无人机应用技术,主要侧重无人机农业服务。他讲到,无人机从最初的军事用途逐步向民用拓展,随着技术迭代,其性能不断提升,成本持续降低,为农业应用奠定基础。在应用场景上,无人机在农业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播种环节,无人机可精准播撒种子;植保作业时,能高效完成农药、肥料喷洒;借助多光谱相机,还能实时监测作物生长,提前预警病虫害。从种类来看,多旋翼无人机凭借灵活性和稳定性,成为农业领域的“主力军”;固定翼无人机续航长、速度快,适用于大面积农田测绘与巡查。谈及未来,李修银主任表示,无人机在农业领域前景广阔。一方面,智能化程度将持续提升,融合AI、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实现自主作业、智能决策,进一步解放人力;另一方面,功能将不断拓展,在农产品运输、农业金融服务数据采集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全方位赋能农业现代化转型。
       商丘技师学院专职教师杨秋霞围绕无人机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接受采访,从农户认知、政策技术环境及使用意愿等维度深入剖析推广路径。在农户认知层面,杨秋霞老师指出,商丘市无人机服务供应商集中于城区,偏远地区覆盖率不足,村级服务站或共享模式有望解决技术可及性难题。研究显示,农户使用意愿受经济实力、技术认知双重影响,年轻、高学历群体接受度更高,存在“认知高但因成本犹豫”的矛盾现象。针对商丘实际,杨秋霞老师建议:以农业大县为试点,联合企业推出“以租代购”服务;依托商丘技师学院开展“理论+实操”培训,开发方言版操作指南;推动建立村级无人机服务站,结合政策补贴降低使用门槛,为农业现代化注入技术动能。
       此次实践不仅掌握了无人机在农田测绘、变量施肥等场景的实操数据,更以技术调研为切口,搭建起高校智力资源与乡村发展需求的对接桥梁,其形成的调研报告与解决方案,既为低空经济在农业领域的精准落地提供了数据支撑,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科技与人才动能,展现出青年学子用实践智慧激活乡村发展新势能的时代担当。
作者:大学生家园 来源:大学生家园
时间:2025-07-08 关注:
社会实践内容推荐
  • 巢湖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国球进社区”社会实践团举办乒
  • 团队联动 同心共育 巢湖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国球进社区
  • 巢湖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国球进社区”实践团于洗耳池社
  • 巢湖学院工商管理学院赴洗耳池社区开展“国球进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