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净言力量,共建网络安宁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网络暴力现象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无论是公众人物还是普通网民,都可能成为网络暴力的受害者。网络暴力不仅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更严重破坏了网络生态和社会和谐。为深入了解网络暴力的现状,探索防范网络暴力的有效途径,共建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2024年7月23日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净言”社会实践队队员来到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人民检察院进行实地采访。通过实地调研、访谈和宣传教育等方式,提高公众对网络暴力危害的认识,增强防范意识,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抵制网络暴力的合力。
采访过程中,社会实践队队员认真聆听受访者的所思所想。实习生刘同学表示,作为经常接触互联网的大学生,在平时的上网过程中,自己常能够看到一些网络暴力的局面,一些遭受网络暴力的无辜的人因承受不住压力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一方面,她对此表示心痛和惋惜,另一方面,她认为人们应当提高自己的分辨能力,不做网络暴力的事,在网络上勇于制止不正当的网络暴力,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
“净言”社会实践队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方式,了解不同群体对网络暴力的认知和经历。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人都对网络暴力有一定的认识,但对其危害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同时也缺乏有效的防范措施。实践队还收集了一些典型的网络暴力案例,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通过案例分析,我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网络暴力的危害,也为制定防范措施提供了有力的依据。通过组织一系列的宣传教育活动,向公众普及网络暴力的相关知识,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在实践过程中,社会实践队也发现了现在社会上针对网络暴力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1.法律制度不完善。目前,我国针对网络暴力的法律规定还不够完善,缺乏具体的操作细则和惩罚措施。建议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加大对网络暴力行为的惩处力度。2. 平台监管责任有待加强。一些网络平台对网络暴力行为的监管力度不够,未能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建议加强平台监管责任,建立健全举报和处理机制。3. 公众教育仍需加强。虽然通过实践活动提高了公众对网络暴力危害的认识,但仍有部分人对其认识不足。建议继续加强公众教育,提高全民网络素养。
防范网络暴力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净言”社会实践队通过实践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到网络暴力不仅会对受害者造成心理伤害,还可能影响到他们的生活和工作。同时,也让人们认识到网络暴力是一种违法行为,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通过宣传教育和案例分析,人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了网络暴力的常见形式和防范方法。许多人表示,今后会更加注意自己在网络上的言行,避免成为网络暴力的实施者或受害者。大家共同努力,携手共进,共同守护网络空间的和谐与美好,为共建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贡献力量。
作者:范佳怡 来源:范佳怡
时间:2024-07-23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