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学子三下乡:调研河津迎春锣鼓
时间:2023-08-15 来源: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作者:杨强意
为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调研河津迎春锣鼓,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机械工程系“探寻古耿文化小队”暑期设实践调研团于7月25日到山西省河津市三迁村开展迎春锣鼓的调研活动。下午3点实践团成员与三迁村迎春锣鼓的老艺术家及传承人在三迁村党群服务中心会议室开展访谈。
三迁锣鼓就是代表,它传承了河津市民间流传很久的“乱刮风”、“风搅雪”、“十不闲”、“端阳锣鼓”、“狮子滚绣球”等曲牌的精花。形成强劲与粗犷,庄重与浑厚,低沉与高亢,狂欢与哀婉的韵律。三迁锣鼓著名曲牌有“喜迎新春”、“欢庆丰收”、“大地回春”、“黄河魂”、“黄土雄风”、“莺歌燕舞”、“百花争艳”、“晋阳鼓风”、“点兵出征”、“灵前威震”等。这些曲牌都是继承前人的结晶,有着丰富的主题思想和文化内涵,具有典型的黄土风情和黄河文化情愫。敲打起来韵律欢快紧凑、跌宕起伏、热情奔放、铿锵有力。如阵阵春雷,如海潮涌动,如山间清泉,如森林鸟鸣。加之,不断编排、不断改进、不断提高。融服饰、舞姿、音响、技巧、队形于一体,集粗犷、倔强、好胜、风度于一身的表演风格。使人看了和听了催人奋进、如痴如醉、荡气回肠、回味无穷。
河津市三迁锣鼓和山西省其它地方锣鼓一样,具有历史悠久的发展渊源。《山海经 .大荒东经》和《太平御览》582卷《帝王世纪》记载了这样一段神话故事:黄帝与蚩尤作战时,蚩尤非常厉害,“铜头啖石,飞空走险”长着一副铜头,把石头当饭吃,可以飞空走险。后来,黄帝得到一种奇特野兽名曰“ ”以其皮为鼓,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通过“声闻三千八百里”的鼓声,使蚩尤为之震惊,黄帝最终将蚩尤降服。古老的神话故事隐喻了锣鼓的起源。锣鼓起于尧、舜、禹。在石器时代,人们使用石器给舞蹈助兴。进入陶器时代后,已经能用陶土烧成土鼓来敲打。
迎春锣鼓还推动了三迁村经济的发展。通过免费表演,吸引了人们关注锣鼓队,后来有人专门花钱请锣鼓队表演,随着慢慢的发展迎春锣鼓渐渐成为三迁村的一个品牌,锣鼓表演增加了村民的收入,拉动了三迁村的经济增长,有力的促进了乡村振兴。
上图为实践团成员在迎春锣鼓传承人家中交谈

下图为老艺术家教我们队员锣鼓表演

下图为锣鼓队成员为我们表演锣鼓

下图为团队成员与传承人的合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