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追寻红色足迹,感悟红色精神,赓续红色血脉

为追寻红色足迹,回顾党的光辉历程,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历史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7月20日,安徽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暑期红色调研实践队赴安庆市岳西大别山烈士陵园,追忆革命精神,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瞻仰红色教育基地。大别山烈士陵园原名岳西烈士陵园,是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重点烈士陵园。走进陵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仿铸铜大型群雕《岳西魂》,再现了岳西地区党组织的创立、请水寨农民武装暴动和红二十八军重建的光辉历史。由群雕向南是雄伟的革命烈士纪念碑,正面镌刻着朱德总司令亲笔题写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鎏金大字,碑的四周竖立着38根大理石立柱,喻示着岳西为国捐躯的三万八千余名英雄儿女。
站在纪念碑前,实践队员向烈士默哀致敬。随后,重温共青团入团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团的章程,执行团的决议,履行团员义务,严守团的纪律,勤奋学习,积极工作,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烈士精神。来到王步文烈士墓,在讲解员的讲解下,认真聆听了王步文烈士感人的革命故事:王步文,中国早期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任书记。1918年王步文离开家乡,到省城安庆读书,先后参与并领导了多次学生运动,从此走上革命的道路。1931年4月6日,因叛徒告密,王步文被捕入狱,面对敌人各种严刑拷打,不屈不挠、视死如归,同年5月31日遇害,年仅33岁。王步文同志用一腔碧血抒发了对共产主义的追求,用行动践行了初心使命,用生命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忠诚。在为王步文先生献花后,参加活动的实践队员胡金燕说:“我们要学习他尽己所能,在有限的生命里为社会和国家多做些有意义的事情,每次参观王步文故居都是一次思想洗礼,我们要弘扬烈士精神”

不忘历史,牢记使命。伴着青松,一座座墓碑无言的矗立,庄严肃穆,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随阶梯而下,墓碑上刻着一个个红色的名字,他们是父亲,是孩子,是星星之火,点亮了原本黑暗的路,实践队员静默缅怀,一张张年轻的面孔浮现在眼前,是他们,也是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继承先辈遗志,投身到祖国的建设中去,做红色基因的赓续者、传播者。

 
时间:2023-07-26 作者:董子文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注:
社会实践内容推荐
  • 安徽学子三下乡:以阅读之炬,明文化之盏
  • 安徽学子三下乡:系好人生中第一颗扣子
  • 安徽学子三下乡:系好人生中第一颗扣子
  • 强国有我 青春有为 | 淮安站
  • 安徽学子三下乡:领略钢城魅力 共建文明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