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一场攻坚战

真正的双减政策,一要做“减法”,减轻学生的学习与作业负担,由此要引申到必须减轻教师、学校、家庭教育的工作负担。二要做“加法”,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能力;增加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次数、增加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广度和深度;增加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次数。三要做“加减法”,立德树人,就是让学生成为价值观正确的人;提升成绩,让学生找到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途径。根据2022年3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全国“双减”成效调查报告》,教师、家长、学生对双减政策的反响普遍偏好,包括学生作业负担明显减轻,作业设计质量明显提高,服务总体满意度较高等等。但同时,《报告》也揭露出此次“双减”改革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例如课后服务经费保障机制尚未健全、仍存在违规的校外培训行为、教师的工作压力和负担加重、家长期望过高等。种种问题反映出“双减”改革仍需进一步深化,同时需一系列配套措施保证其实际落实。想单凭一项政策改变全社会的教育氛围和教育格局毕竟是奢望,但此次的双减政策无疑是一个积极信号,因其表明了国家整治当下教育乱象的决心,也传达了教育改革将以校内教育为主导的大方向。牵一发而动全身,后续的配套政策应该会逐步完善并深化此次“双减”改革。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毫无疑问,“双减”的目的是让教育回归本源,是为了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人才,这才是教育的根本所在。“双减”政策实施一年来,在不断的努力和积极的探索下,“新政”已经初见成效。从作业到课堂,从学生到教师,从家庭到社会,都在快速地进行着一系列的调整和变革,这使得学生在学习上的焦虑得到了缓解。“双减”政策带来的种种成果得到了学校、学生、家长的支持和拥护。尤其是,“双减”背景下,学校教育教学主阵地地位愈加凸显,学校教学管理进一步加强。调研数据显示,全国21个省份出台了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学校普遍建立了教学基本规程、强化了校本教研、落实了“零起点”教学和学习困难学生帮扶等制度,绝大多数教师参与了辅导答疑,这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满意度不断提升。[3]减负,只是减少额外过重的作业负担,而不是减少日常作业。所以,在“双减”之后,如何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还需要继续探索,并且需要同时注重减压减负与提质增效。“双减”并不能速战速决,而是要打持久战。一年来,“双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而进一步深化“双减”,才能使效果更加明显。当前“双减”工作已经步入正轨,在中国教育中“双减”没有终点,在取得初步成果的同时,还必须不断地总结和努力,才能使“双减”稳中求进,才能使教育回归本真。 综上,本文对双减政策极其前景持乐观态度,“双减”政策势在必行,是民之所向,但是在现实推行中所面临的种种困境表示“双减”改革仍然任重而道远。
时间:2022-08-28 作者:大学生家园 来源:大学生家园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