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调研出真知,“躺平”文化探实意

2021年12月6日,“躺平”一词 被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 评为2021年度 十大网 络用语 之 一。当年12月8日,又被收录到著名杂志《咬文嚼字》发布的“2021 年度十大流行语”之列。网络热词 可以说是一种对于社会的态度, 或者说是对于生活的浓缩。热词 “躺平”则突破了常规的语法结构限制,呈现为网络语境下生动的表现形态,蕴蓄着丰富的思想意蕴。我们应辩证地看待并理解“躺 平”所体现的多重思想维度,透过颓废消极的表层,看到积极向上的深层意义。
只关注网络语言层面未免有 些肤浅了,因为“躺平”所呼吁的 生活哲学、处事模式,还彰显更深层次的时代精神。作为语言文化符号的网络流行语,不仅是网络 交流的工具,更是文化心理、价值 观念、社会意识的载体,是话语和 权力角逐的空间,体现着各种意 识形态的预设和诉求。“躺平”并 非天外来物、凭空出现,而是受到“丧”、“佛系”文化的影响流变,延 续了其作为青年亚文化的叙事特征,体现出后现代解构文化的审 美风格,以抒写时代精神的表达。 网络所营造的虚拟社区环境,让 网民可以据理直行、张扬个性,率 真的情感可以得到肆意的表达。 虚拟ID削平了人的社会身份结构,模糊了传统的等级秩序,打破了思想桎梏,迎来了创新和发展。 各行各业的阶层人士以平等的姿态共同构建起一个话语系统,不 困于内,不囿于外,表达不再是表 面的假大空,更多的是内心的真 实体验。而网络“躺平”正是时代民 主、自由精神的表征。貌似“躺尸 不止”的“躺平”并不意味着放弃 自我,在一些情况下,适当的“躺 平”是很有必要的。现代人在学习、工作等方面的压力很大,尤其 是青少年,处于社会焦虑、压力链 条最底端,积郁急需排解和释放, 而“躺平”便是其中一种最为直 接、爽快的方式。正是由于网络的 多元化、自由化,大家可以自由发表个人的看法,社会上对“躺平” 这一概念也有了一些理解和包 容。“自由”是文化与网络灵犀融 通的桥梁,是艺术与电子媒介结缘 的精神纽带。正是由于精神自由 才迎来网络空间的盛宴,为虚构 的零度世界带来了温度。也是因 为网络文化的虚拟真实,提供了时代精神展示的平台,进一步推 动着科技创新,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躺平”背后还隐藏了 这样一个词———“内卷”。“内卷” 概念由美国学者亚历山大·戈登 威泽提出,描述了一种在有限资源环境中人们的竞争不断加剧的 状态。本质上是竞争者陷入了某 种固定模式的重复和朝向低水平 的复杂化,无法实现自身的突破, 无法跳出内卷的困境。起初,“内 卷”作为近几年的学术名词广泛 运用于各大学科领域,而后“出 圈”网络爆红,在微博、抖音以及 各大论坛广为流传。作为与“躺 平”先后流行的网络热词,我们自然而然地将两者联系起来。直观 而言,“内卷”一词多用来形容人们非良性的内争和内耗,表达了当代青年的群体焦虑。 有人说,过分地“内卷”是一 种无声的悲哀。它慢慢消耗人的聪明才智和青春年华,在无限度 的恶性竞争下产生自我内耗。当人们窥破“内卷”的实质,无法突 破瓶颈便自我安慰“努力无用” 后,转身选择了“躺平”,于是便有 了“内卷式躺平”、“躺平反卷”等 表达形式。而这种“无奈躺平”的 背面是青年亚文化的存在状态,反应了当代青年现状。不求上进 者自封“躺平学大师”,那些尚在 发奋者却被大家嘲笑为“内卷”或 “卷王”。试问,当颓废称之为“躺 平”,而努力被称为“内卷”时,是否有些本末倒置了?其实,“躺平”的人也曾“内卷”过,他们也多为 理想奋斗过,追求过,只是执拗不过现实和趋势,只好认命而无奈地选择偃旗息鼓,对此我们应该深刻反思。
 
 
时间:2022-08-28 作者:张腾月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 关注:
社会实践内容推荐
  • 趣跋湿地——南京湿地调研
  • 随着人口增长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生物多样性正面临严峻的威胁,全球生物多样性持续恶化,中国也不例外。栖息地丧失、生境破碎化、资源过
  • 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