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取儒家思想精髓,提升自我道德修养

中国青年网临沂7月12日电(通讯员 侯盈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谈及文化自信问题。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培养和提升文化自信必须立足于优秀的传统文化。儒家思想引领中国文化几千年,在维护社会稳定、增强民族凝聚力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但是,传统儒家修身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为加强新时代人们对儒家修身思想的认同,探究弘扬儒家文化的策略,曲阜师范大学儒德致学实践队于7月1日至5日分别赴泰安、潍坊、临沂、东营、聊城各市社区开展实地调研。

图为儒徳致学实践队开展第一次线上会议。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马欣臻 摄
实践队员首先来到各社区党委办公室就本社区儒家文化学习情况、社区文明建设、社区人民道德修养水平等方面与工作人员进行详细交流。队员们了解到,大部分社区比较注重儒家文化的普及,会主动开展弘扬儒学的相关活动,让儒家文化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但仍有部分社区在弘扬儒学方面的措施存在某些缺陷。
随后,实践队员们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进一步探析新时代人们自身的道德修养水平及其对于儒家修身之道的认知与了解,发现部分人们没有明确的道德理想信念,对于自己的未来没有清晰的规划,大部分时间只是在随波逐流,缺乏坚定的奋斗目标。同时实践队员了解到,虽然大部分人们认同儒家文化的意义与价值,但他们对于儒家修身之道的了解仅停留于表面,并不能真正领悟儒家修身之道的深刻意蕴。
接着实践队员对社区人民进行专访,发现大部分人们虽不能准确理解儒家修身之道的精髓,但在日常生活中普遍能够做到“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及“仁义礼智信”,能够认同道德修养对于提升自身的重要性,同时也乐于学习了解儒家文化,人们对于儒家文化的认同度正在逐步提升。

图为实践队员专访社区人民。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燕菁雯 摄
在采访过后,实践队员通过整理调查问卷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认识到导致儒家修身之道与人民日常生活融合度不高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几点:首先在认知层面,首先,在认知层面,新时代人们通过学校教育、社区宣传、网络媒体和影视剧作等途径对传统儒家修身思想存在一定认知。但是,学校教育及社区宣传无法系统地诠释其内涵。网络媒体,特别是微媒体内容较短,无法全面地展现其当代价值。影视剧作等制作团队良莠不齐,架空的历史和歪曲的观点可能对人们造成错误的引导;其次,在实践层面,人们对传统儒家修身思想的践行情况也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在学习上的不自觉,生活上的不自律,懒惰拖沓等;最后,在知和行层面,存在“知先行后”“知易行难”“知行不一”等问题。
要想解决以上问题,相关部门必须以创新传统的方式、生活化的方式促进儒家文化传播。在信息技术普及的当下,加强儒家典籍的整理、研究和出版,推进儒家文本资源的数字化,在国民教育中加强儒家经典的学习,构建现代化的儒家文化传承体系。同时依靠多样化的手段,以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形式传播,通过建立国学院、“六艺馆”等场所,学习传承儒家伦理及各种技艺等,让儒学走进现实生活,形成一种无处不在的价值指引。

图为实践队员在曲阜师范大学校内孔子像前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马欣臻 摄
古人云:“欲要亡其国,必先灭其史,欲灭其族,必先灭其文化。”中华文化绵延至今,是波澜壮阔的社会实践淘洗检验的结果,是中华民族历尽苦难的社会实践结晶。由此可见,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是何其重要。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更应站在时代的高度,在儒家文化传播中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做好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引导更多人了解儒家文化及中华文明的当代价值,为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世界多元文化的和谐共生做出应有贡献。
 
 
 
 
 
时间:2022-08-15 作者:儒德致学实践队 来源:大学生家园 关注:
社会实践内容推荐
  • 【暑期“三下乡”】 我院团队开展“点滴行动,尊老敬老
  • 探秘馨星的第一堂课
  • 2022年7月18日,是华南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学生会三下乡队伍馨星队第一天开始下乡活动的日子。
  • 08-15
  • 追忆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
  • 清洁河岸污染,保护黄河底色
  •  岁在壬寅,夏末秋初。8月7日,山东科技大学能源学院"精益求精"护河团队抵达黄河滨州段附近开展相关活动。本次活动由社会实践团队滨州
  • 08-14
  • 观黄河生态,测黄河水质
  • 岁在壬寅,夏末秋初。山东科技大学能源学院“精益求精”团队来到了宁夏黄河金星农场段采集黄河水样,对黄河周边流域进行沿岸生态环境调
  • 08-14
  • 学习黄河文化,探访滨州风土
  • 岁在壬寅,夏末秋初。8月2日,山东科技大学"精益求精"能源护河团队来到滨州市图书馆地方文献馆和博物馆开展了查阅黄河流域治理和发展的
  • 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