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红色基因,点燃革命之火

2022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为了深入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关于青年工作地重要思想,增加人们对党史的了解,特别是青少年人群对党史的了解,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星火赓续实践队队员于2022年8月10日至8月11日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在当地小学开展相应的社会实践。让青少年明悟共产党初心,厚植坚定信仰,就是在为红色基因的赓续提供预备军。
开展党史知识交流会,增加青少年对党史知识的了解。
8月10日,实践队员找到了当地小学的5位小同学,在与老师进行对接之后,和他们一起来了一场交流会,一起交流关于党史的知识。在采访的过程中,实践队员发现小学同学对党史的了解很少,甚至只停留在“听过”这个层面,并不知道包含什么,也并不知道中国共产党对当代人们的意义。因此,实践队员决定好好地给同学们普及一下相关知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由于小学学生年龄较小,因此实践队员以生动有趣的话语来引导孩子们投入到交流会中。实践队员给同学们讲了共产党的诞生、党徽的含义等内容。
交流会结束后,实践队员问孩子们有什么收获,孩子们说:“我们要努力学习,向共产党学习。”实践队员也鼓励孩子们把这些知识讲给更多的小朋友听。
开展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让同学对党史知识有进一步的了解。
在进行党史宣传教育时,也要讲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光有理论知识是不够的,接着,实践队员组织5位同学到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参观,去真实的体验共产党的光辉事迹,在实践中巩固理论知识。
8月11日,实践队员和老师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带领5位同学一起来到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实践队员跟同学们讲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历史发展情况。其中,在1966年12月,受文化大革命的冲击,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闭馆;在1972年修改后重新对外开放。随后,实践队员和同学们来到了第一个场景,朱毛会师。一走进这个场景,实践队员和同学们仿佛置身于会师广场前的龙江书院的场景复原和四周用图形和实景结合的广场效果中,现场感阵阵逼来,一起欣赏结合大型场景复原、绘画、仿真雕塑和多屏影像演示的综合性表演项目。朱毛会师重点表现了朱毛两位伟人握手的瞬间,45秒的演示简短凝练,让同学们不感到乏味。
随后实践队员带领同学们来到了挑粮上山。实践队员和同学们讲到,这个场景复原的是1928年10月,为了粉碎敌人的经济封锁,毛泽东、朱德等经常与井冈山军民一起往返一百多里到宁冈等地挑粮,他们经常在黄洋界的荷树下歇息。场景以井冈山风光为背景画,远处的山岗,树下毛泽东、朱德利用小憩间隙与战士们亲切交谈。人物与环境切实结合,表现出革命队伍上下一致,同心抗敌。场景内还添加了自动拍照的功能,游客投入一元硬币,坐在场景内,一分钟便可获得一张数码照片。为了让同学们更有体验感,实践队员鼓励同学们去拍一张照,同学们坐在场景内,笑的很开心。最后,实践队员和同学们一起看了钟步全的党徽。实践队员让同学们自主地去观察一下这枚帽徽,并说说看到了什么。
同学们热情高涨,说到:“看到了镰刀和斧头。”实践队员介绍到,镰刀和斧头便是中国共产党的标志,继而又向同学们介绍了这枚党徽背后的历史。1927年,吉安东固地区的钟步全为参加由万安曾天宇组建的工农革命军并参加武装起义,他按上级要求,请银匠打制了这枚帽徽,它是我党早期组织工农革命军而流传至今的一件极其罕见的文物。钟步全后来在战场牺牲了,这枚帽徽是他的亲属于解放后在办理烈士抚恤证时,将这枚保存了几十年的帽徽交给吉安县民政局的工作人员,后来,实践队员向同学们介绍了怎样正确佩戴党徽。
实践参观就到此告一段落,实践队员在车上让同学们之间互相交流参观感受。实践队员发现同龄人之间的交流更便于他们接受,真正收获知识。
时间:2022-08-11 作者:徐艳迪 来源:大学生家园 关注:
社会实践内容推荐
  • 赓续红色基因,点燃革命之火
  •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星火赓续实践队队员于2022年8月10日至8月11日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在当地小学开展相应的社会实践。实践队员开
  • 08-11
  • 学百年党史,扬时代风帆
  • 建党已历百年,为了追寻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2021年7月1至7月10日,滁州学院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赴五地回顾党的百年历史”社会实
  • 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