钹子敲一敲,唱响平湖好腔调

平湖钹子书,因其使用的主要乐器为钹子而得名,旧称“说因果”,是流行于浙江省平湖及其周边地区的一种曲艺形式,起源于明万历年间,形成于明末清初,以平湖方言演出,以说表见长,集说、唱、演于一体,带有吟诵风格,节奏明快,富有地方特色,乡土气息淳厚。
平湖钹子书以平湖方言演出,集说、唱、演于一体,而以说表见长。表演形式有坐唱、站唱,表演者穿便服,表演时,演唱者左手拿一面钹子,右手拿一根筷子,边敲边唱。敲打钹子的节奏根据演唱内容有快有慢。唱词以七字句为主有吟诵风格,句末有拖音。曲调有长调、慢调、哭调等。
平湖钹子书表演的主要乐器是一钹一筷,辅以一折扇、一醒木。其中钹子是一种打击乐器,由两个圆铜片制成,铜片中间凸起,呈半球形,正中有孔,可以穿绸条或布片,两片合起来拍打发声,边敲边唱。后来增加了二胡、弦子、琵琶、扬琴等伴奏乐器。
作为土生土长的平湖人,从小打大接触过几次钹子书,但都是在一些晚会表演上,并没有真正走进钹子书,去听、去看这一独特的传统文化。今年暑假我去到了平湖市广陈镇山塘村的山塘钹子书场,山塘村钹子书场是一个融戏剧观演、钹子书听唱、民居艺术表演于一体的民俗文化馆。我在这里认真观赏了钹子书表演,表演者用的是平湖土话,再配以钹子、二胡等乐器,节奏明快,通俗晓畅,很有趣味。

时间:2022-08-03 作者:范茹婷 来源:北京林业大学信承文化实践团队 关注:
社会实践内容推荐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子在京津冀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 浙外学子走进余杭百丈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 巧手创佳作 奇思绽课堂
  • 紧张繁重的期末复习终于完结,在期末考试结束之后,河南工业大学“金种子”社会实践团队为牛栾村完全小学的孩子们开设了为期两天的暑期
  • 08-03
  • 讲四防教育,保暑期安全
  • 为建设安全文明校园,提高牛栾村小学学生的“四防”安全意识,河南工业大学金种子社会实践团队成员结合学校放假安排,于8月2日开展了以
  • 08-03
  • 桃李满天下,每个孩子都是骄傲
  • 教育是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振兴乡村教育在乡村振兴中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为了更加深入了解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叫河镇牛栾村小学的
  • 08-03
  • 留住时光记忆,定格幸福瞬间
  • 为了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乡村文化建设与基层党建、精准扶贫、文明新风等工作的有机结合,不断提升乡村发展的软实
  • 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