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学子三下乡:探三河古镇,寻古韵风情
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播文化魅力,安徽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乡村振兴与文化惠民实践队队员来到了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三河镇调研三河羽扇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随着社会对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的重视,一些传统“老手艺”正在新时代下重焕新生。在进行实践之前,队员们在网上对三河羽扇进行了一些了解。三河羽扇则与杭州折扇、苏州团扇合称为中国三大名扇,在2013年被列入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伴随着三河旅游业的红火,传统羽毛扇的文化炉火也越燃越旺,三河遍处游人手中摇曳,又为古镇添了别样风情。
走进三河幽深的小巷,浓郁的吴楚古韵、徽州风情迎面而来。我们来到了一家羽扇店,观看老师傅如何制作羽扇。“即使是一位制扇老艺人,走完制扇的最基本程序,至少也需要一天时间,”老师傅说。传统三河羽扇的制作有分拣、清洗、晾晒、扎把、穿丝、整形、上色、绘画、装璜等13道基本工序,费时又费力。最考验手艺的是“伺候”羽毛,要挑选好11根长短差不多的羽毛,用软毛刷将一根根羽毛梳理平直,再修剪整齐,然后用细竹签将羽轴固定在一个水平线上进行“定型”,还需要将羽轴加长、进行“二次定型”。
三河羽扇制作的第三代传承人丁政权从事三河羽毛扇工艺制作研究近三十多年来革新改良羽毛扇的制作工艺,丰富了羽毛扇的艺术价值。又先后开发出
孔雀开屏、佛手、礼品月,鹰毛扇、雕毛扇、天鹅扇等20多个品种,其羽毛扇质量好、外观美,集观赏实用价值于一体,已成为地方政府馈赠外宾的专用礼品
并多次在国内手工艺精品博览会上获奖。产品不仅畅销国内20多个省、市、自治区还远销东南亚、欧美等10多个国家。
在对三河羽扇的传承和保护中,不断有人用青春和事业为非遗文化接力,使得这项古老的工艺得以薪火相传,让更多人“看见”三河羽毛扇,让非遗传承处于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从传统到当下,从当下延续到未来,让非遗成为永恒的经典,是三河矢志不渝的追求。
时间:2022-07-12 作者:石声荣 来源:网络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