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韵浸润悟传承 精神火种代代传

科左后旗研学团先后走进青岛理工大学校史馆与黄海学院雷锋纪念馆,在历史实物与精神叙事中,感悟“立德树人”的初心与“奉献精神”的传承。 青岛理工大学校史馆内,时光仿佛在这里凝固。入口处的“建校初心墙”上,泛黄的纸张记录着1952年建校时的使命:“为国家培养基建人才,让百废待兴的祖国站起来、强起来。”讲解员指着一份1956年的校报说:“当时的学生毕业后,主动申请到东北、西北的建设一线,哪里艰苦就往哪里去。”展柜里,锈迹斑斑的绘图板、磨得发亮的计算尺,见证着一代代学子“用图纸丈量祖国大地”的历程;另一侧的“学科成就区”,从早期的土木工程到如今的绿色建筑、智慧建造,一座座奖杯、一项项专利,诉说着“与时俱进、为国铸器”的发展脉络。
研学2
 移步黄海学院雷锋纪念馆,150余件实物展品带来更直接的心灵冲击。玻璃柜里,一件补了又补的旧军装格外醒目,袖口、肘部打着不同颜色的补丁,领口处还绣着模糊的“雷锋”二字。“这是雷锋同志在鞍钢工作时穿过的军装,他常说‘衣服破了可以补,思想不能破’。”讲解员的话让同学们驻足良久。旁边的展柜里,一本泛黄的“助人事迹本”记录着点滴善举:“3月5日,帮张大妈挑水;3月8日,给部队战友缝补衣服……”字迹工整有力,字里行间满是热忱。互动体验区里,同学们戴上耳机,听着雷锋同志的原声录音:“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包佳敏同学听完红了眼眶:“以前觉得雷锋是‘传说’,现在才知道,他就是把每件小事做好的普通人。” 离开纪念馆时,夕阳的余晖洒在“雷锋精神永放光芒”的石碑上。同学们纷纷表示,要把这份“奉献的火种”带回草原,从帮同学讲题、为家人分担家务做起,让雷锋精神在日常生活中发光。
研学22
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时间:2025-08-24 关注: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 追寻红色印记,赓续精神血脉:胶东薪火红脉调研团走进
  • 碧海千寻观万象 长桥万里系初心
  • 碧海千寻观万象 长桥万里系初心
  • 科左后旗研学团的青岛研学之旅迎来收官之日。从海底世界的神奇到海军博物馆的震撼,从老街的烟火气到栈桥的历史厚重,一天的行程让“成
  • 08-24
  • 书香科创探新知 红土绿巷悟振兴
  • 书香科创探新知 红土绿巷悟振兴
  • 科左后旗研学团的行程充满“对比与启发”:上午在高校感受科创魅力,下午在红色基地与乡村巷陌中,探寻“担当”与“振兴”的答案。 学
  • 08-24
  • 石油精神燃梦想 知识之桥连草原
  • 石油精神燃梦想 知识之桥连草原
  • “宁肯把心血熬干,也要让油田稳产高产!”石油工程学院工B347会议室内,“石油魂”主题宣讲会的声音穿透闷热的空气,直抵科左后旗研学
  • 08-24
  • 活力青岛展新貌 强国梦想照现实
  • 活力青岛展新貌 强国梦想照现实
  • 科左后旗研学团走进五四广场与奥帆中心,在现代城市的活力中,感受红色记忆的延续与强国梦想的生动实践。 五四广场上,高达30米的“五
  • 08-24
  • 历史烽烟铸担当 爱国情怀入心田
  • 历史烽烟铸担当 爱国情怀入心田
  • “这上面的每一个签名,都藏着一颗爱国的心。”科左后旗研学团在青岛一战遗址博物馆内,望着“收回青岛”请愿书复印件上密密麻麻的签名
  • 08-24
  • 建筑无言述沧桑 历史深处悟自强
  • 建筑无言述沧桑 历史深处悟自强
  • 科左后旗研学团走进总督府旧址与八大关,在建筑的“肌理”中触摸历史的温度,在风格的碰撞中感悟城市的记忆。 总督府旧址内,华丽与沉
  • 08-24
  • 红韵浸润悟传承 精神火种代代传
  • 红韵浸润悟传承 精神火种代代传
  • 科左后旗研学团先后走进青岛理工大学校史馆与黄海学院雷锋纪念馆,在历史实物与精神叙事中,感悟“立德树人”的初心与“奉献精神”的传
  • 08-24
  • 青春筑梦合兴村,文化下乡展风采|重外院学子“三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