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淮北师范大学“火洲实践绽新颜,团结赋能润疆来” 社会实践团队深入新疆和田地区,以 “文化探访厚植团结根基、理论宣讲凝聚发展共识、支教服务传递知识火种” 为主线,在基层一线书写青春担当,助力边疆乡村振兴与民族团结进步,展现淮北师范大学学生风采。
一、理论宣讲进基层:多点开花,共话发展新篇 7月24日,实践团队分赴 和田市纳尔巴格街道文化路社区、策勒县策勒镇津南新村、墨玉县喀尔赛镇艾杰克村,同步开展理论宣讲活动,以“党的引领”为主线,聚焦时代主题,结合当地实际,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和惠民政策在和田大地落地生根。
宣讲活动覆盖多个重点点位:文化路社区:以“共绘发展新图景”为主题,解读发展蓝图,并组织居民建言献策;策勒县策勒镇津南新村村委会:聚焦“以奋斗之名,共筑乡村振兴梦”,结合当地资源探讨青年作为,剖析“特色种植升级”“返乡人才创业”等本土案例,推动宣讲“金点子”落地,为产业兴旺、文化传承贡献高校力量,让青春在乡村振兴沃土闪光;墨玉县喀尔赛镇艾杰克村委会:以“血脉相连的壮阔图景”为核心,结合和田历史上多民族交融的史实,深刻阐释“团结是发展之基”的核心要义。
二、
支教课堂启新智:知识润疆,筑梦红领巾 7月25日,实践团在洛浦县多鲁乡 开展“巴什央都玛村红领巾小课堂”,构建 “数学启智+科普筑梦+文化润心” 特色课程体系:
趣味教学点燃求知欲
数学课堂上,队员们通过“生活中的统计”“趣味几何游戏”等互动形式,将抽象知识转化为具象体验;科普课堂则涵盖航天知识、生态保护等内容,结合多媒体展示与实验演示,激发孩子们的探索热情;课程结束后队员为多鲁乡的孩子们进行作业辅导。
双语互动深化交融
团队还组织“民族团结手拉手”主题活动,通过汉维双语诗歌朗诵、民族文化知识竞赛等形式,促进各族学生交流交融。
红色引领凝聚爱国心
“童心向党”故事会上,队员们讲述英雄模范事迹,带领孩子们认识国旗国徽,厚植爱国情怀。课程尾声,队员与孩子们手持国旗合影,鲜艳的国旗在乡村院落中飘扬,“爱国爱疆”的种子在童心扎根。
7月27日,实践团队走进 和田博物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队员们和田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灿烂篇章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实践队员麦迪乃姆·买买提明感慨道:“触摸历史的脉搏,我们更深刻理解了‘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这份厚重的历史积淀,正是今天我们宣讲民族团结、共绘发展蓝图的底气之源。”
从基层宣讲的思想共振,到支教课堂的知识萌芽,再到历史场馆的根脉探寻,淮北师范大学以 “理论+教育+文化”三位一体 的实践路径,深入边疆、服务基层、砥砺成长。队员们用脚步丈量火洲热土,用专业知识服务地方所需,用真诚互动促进民族交融,以实际行动诠释了“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火洲实践”团队表示:“实践虽已落幕,但服务边疆、奉献国家的青春征程永远在路上。未来将持续深化校地合作,让青春力量在服务边疆中绽放更亮光芒!”同时,他们也将把这次活动的经验和成果带回学校,与更多的同学分享和交流。他们相信无数青春力量的汇聚,必将绘就边疆繁荣稳定、民族团结进步的壮美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