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为积极响应国家“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号召,引导青年学生从红色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武昌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漆扇凝红韵,艺笔绘党徽”“三下乡”实践队走进京山市烈士公园,以实际行动传承红色精神。
“京山是鄂中革命的摇篮,早在土地革命时期,这里就燃起了反抗压迫的烽火。”公园讲解员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为队员们翻开了京山的红色篇章。沿着镌刻着“革命先烈永垂不朽”的花岗岩台阶缓步而上,一座高19.49米的烈士纪念碑映入眼帘。
上午9时,祭奠英烈仪式正式开始。队员们身着统一的实践队服,列队肃立。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两名队员手捧花篮,缓步走向纪念碑,轻轻将花篮摆放在碑前。缎带上“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的金色大字,寄托着青年一代对英烈的深切哀思,全体人员脱帽进行默哀三分钟。
默哀毕,实践队队长带领全体队员宣誓:“以吾辈青春,护盛世中华;承英烈遗志,做时代先锋!”铿锵的誓言回荡在公园上空,既是对英烈的承诺,更是青年学子的担当。
图为团队成员正在进行宣誓 夏伟 供图
仪式结束后,队员们走进公园内的京山革命斗争史陈列馆。玻璃展柜里,一把锈迹斑斑的步枪静静躺着,枪身的划痕记录着1941年侏儒山战役的激烈;泛黄的日记本上,烈士陈少敏写下“为党和人民牺牲,是最光荣的归宿”,字迹虽已模糊,信仰却愈发清晰;一张张黑白照片中,穿粗布军装的战士们面带笑容,背后是被战火熏黑的村庄——那是他们用生命守护的家园。
图为团队成员正在阅读烈士相关的纪念文字 冯子豪 供图
活动中,队员们在公园的草坪上围坐成圈,开展“红色精神座谈会”。大家也纷纷表示,京山的红色历史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由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书写的史诗,作为新时代青年,更要将这份精神融入学习和生活,用实际行动传承英烈遗志。
图为团队成员正在了解浮雕所展现的革命历史事迹 夏伟 供图
这段红色实践的记忆,将化为队员们成长路上的力量,指引他们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奋勇前行。而他们也会用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让红色旗帜在荆楚大地上高高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