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东江烽火,传承革命精神”——红韵先锋实践队参观深圳市坪山东江纵队纪念馆

血色经纬织战图:首入东江纵队历史展厅,中央巨型沙盘以灯光动态演示部队活动轨迹:1938年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的星星之火,渐次燎原为横跨粤赣湘三省的红色版图。展柜中曾生将军的粗呢大衣与日军"三八大盖"并置,无声诠释着"小米加步枪"的抗战奇迹。1941年香港沦陷后的"文化名人大营救"专题展尤为震撼——茅盾渡海时穿的靛蓝布衫、邹韬奋伪装难民用的藤箱、美军飞行员克尔中尉获救后赠送的皮质飞行手套,件件实物佐证着那段"用小船对抗军舰"的传奇。展墙镌刻着茅盾的评价:"这场抢救,是抗战史上的巍峨丰碑。"  
将军风骨照汗青:二楼曾生将军展厅,玻璃展柜内1955年授衔少将的礼服与1992年特区建设笔记形成强烈对照。抗战时期手绘的《百花洞战役布防图》上,铅笔标注的"日军必经隘口"仍清晰可辨;而1980年代深圳国贸大厦设计图纸旁的批示"要敢为天下先",则彰显着这位老战士在经济战场的二次冲锋。展室尽头,将军晚年使用的老式收音机与补丁摞补丁的睡衣,将"布衣元帅"的品格刻进观者心间。  
铅火淬炼赤子心:  穿过庭院,200年历史的青砖老屋正是《前进报》旧址。石砌墙面上仍可见当年油墨溅染的痕迹,斑驳的木桌上陈列着1943年刊发《告伪军同胞书》的印刷铅版,字句"调转枪口即是新生"的呐喊穿透时空。相邻的曾生故居内,司令员用过的南洋藤编行李箱与解放后购置的国产金星电视机并列,诉说着从战火纷飞到和平建设的时代跨越。  

离馆时,夕阳为纪念馆披上金晖。登记簿上,笔者提笔写道:"从东纵沙盘到特区蓝图,历史在这里完成了热血与智慧的接力。"  
作者:红韵先锋实践队 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时间:2025-02-15 关注: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 自动化学院“启新社治青年团”调研发力 筑牢社区治理根
  • “探寻东江烽火,传承革命精神”——红韵先锋实践队参
  • 自动化学院“启新社治青年团”开展社区调研,助力基层
  • “追溯红色记忆,担当时代使命”——红韵先锋实践队参
  • 曲院学子寒假社会实践 探访中国黑陶城博物馆,感受古老
  • 自动化学院“启新社治青年团”走进西安路社区开展文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