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盐城1月17日电(通讯员韩林珊)导语:
1月16日,一场充满书香与激情的“诗词润心”寒假社区公益活动在盐城阜宁光明社区成功落下帷幕。此次活动由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一群热心公益的大学生志愿者精心策划并实施,旨在通过诗词教学点燃孩子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为他们开启一扇通向诗词殿堂的大门,让文化的种子在社区生根发芽,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正文:
精心筹备,共筑诗词梦想在活动的筹备阶段,志愿者团队展现出了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他们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全力以赴地投入到紧张而充实的准备工作中。他们如同细致的工匠,对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精雕细琢,力求完美。从诗词资料的搜集与筛选,到PPT的制作与呈现,再到讲解内容的构思与设计,每一个细节都凝聚着志愿者们的心血与智慧。
为了确保能够给孩子们带来一堂既生动又准确的诗词文化课,志愿者们不辞辛劳,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深入挖掘《望天门山》的创作背景及其所蕴含的诗意。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还原最真实、最生动的历史场景,让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诗词的韵味与魅力。
诗词引路,开启文化新篇章活动当天,光明社区的孩子们满怀期待地迎来了这场文化盛宴。志愿者们以专业的素养和饱满的热情,借助生动的图片、精彩的讲解和丰富的互动,将抽象的诗词具象化,引导孩子们走进诗词的世界,感受其独特的魅力。
在讲解“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这句诗时,志愿者们通过展示壮丽的山水图片,将孩子们带入了一个如诗如画的意境之中。这些图片如同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孩子们通往诗意世界的大门,让他们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那波澜壮阔的天门山下,真切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雄浑与壮美。
而对于“两岸青山相对出”中“出”字的精妙之处,志愿者们则巧妙地引导孩子们展开激烈的讨论。他们鼓励孩子们放飞自己的想象力,从不同的角度去感受和理解这个字所蕴含的诗意与美感。通过这样的互动,孩子们的思维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和激发,他们在交流中学到了更多关于诗词的知识和智慧。
为了巩固孩子们的学习成果,志愿者们还设计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习题。这些习题涵盖了诗句默写、诗意理解和古诗绘画等多个方面,旨在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加深对诗词的理解和记忆。在志愿者的耐心指导下,孩子们积极参与、认真作答,用画笔描绘出自己心中的天门山,将所学的诗词知识转化为自己的创作成果。
此外,志愿者们还带领孩子们走进了《雷锋传》的世界,通过分享雷锋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他们希望孩子们能够在学习诗词的同时,也能够学会关爱他人、奉献社会,成为一个有爱心、有责任感的人。
活动现场,孩子们的热情高涨,他们积极参与各个环节,不仅被诗词的韵律之美所打动,更被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所感染。一位小朋友激动地说:“通过今天的活动,我不仅学会了《望天门山》这首诗,还感受到了李白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我要向他学习,做一个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人。”
诗词润心,播撒价值之光活动结束后,志愿者们纷纷表示,看到孩子们因为理解一句诗词而绽放出的笑容,他们深感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这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深入领略了诗词之美,更让他们在文化的滋养中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
志愿者们认为,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它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底蕴和人文精神。通过学习和传承诗词,孩子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增强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同时,诗词中的智慧和哲理也可以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审

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未来展望,传承文化之花对于未来的规划,志愿者们表示将继续开展更多类似的活动,将诗词教学的火种播撒到更多的社区和学校中去。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让更多的孩子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志愿者们还呼吁社会各界能够共同关注和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工作。他们希望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能够携手合作,共同为孩子们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和学习环境,让他们在文化的滋养中茁壮成长。
结语:
随着“诗词润心”寒假社区公益活动的圆满结束,光明社区的孩子们不仅收获了一段难忘的学习经历,更在心灵深处种下了热爱传统文化的种子。这些种子将在他们的心中生根发芽,绽放出更加绚烂的文化之花。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些孩子们将成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坚力量,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感谢所有志愿者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正是有了他们的努力和坚持,才使得这次活动取得了如此圆满的成功。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次的文化盛宴,继续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