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泰山非遗皮影之旅
“一口诉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在大众娱乐形式日益多元的今天,古老的皮影戏以其独特魅力,依旧散发着迷人的光芒。为深入了解传统文化,感受泰山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岱影华萃实践团于2025年1月15日踏上了探寻泰山皮影戏的征程。实践活动初始,实践队来到了泰山脚下的一处皮影戏馆。踏入馆内,墙壁上一幅幅精美的皮影画稿吸引了实践队的目光,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色彩鲜艳夺目。在馆内的展示区,摆放着各种不同类型的皮影道具,有神话人物、历史英雄、民间故事角色等,每一个皮影都制作精良,线条流畅,雕刻细腻,让人不禁感叹民间艺人的精湛技艺。随后,实践队有幸观看了一场精彩的皮影戏表演。一块白色幕布,几盏灯光,艺人们在幕后熟练地操纵着皮影,配合着悠扬的音乐和富有感染力的唱腔,演绎着一段精彩的故事。皮影人物在幕布上跳跃、打斗、对话,动作行云流水,剧情扣人心弦,实践队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故事之中。那一刻,实践队真切地感受到了皮影戏这一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和强大生命力。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皮影戏的制作工艺,实践队拜访了泰山皮影戏的传承人李老师。李老师热情地接待了实践队,并带领实践队参观了他的工作室。工作室里堆满了制作皮影的工具和材料,如牛皮、刀具、颜料等。李老师首先向实践队介绍了皮影制作的选材,牛皮以其坚韧、透明的特性成为制作皮影的首选材料。选好牛皮后,要经过浸泡、刮皮、晾干等多道工序处理,才能进行雕刻。雕刻是皮影制作的关键环节,讲究线条的流畅和图案的精美。李老师拿起一把刻刀,熟练地在牛皮上雕刻起来,只见他运刀如飞,不一会儿,一个精美的图案便出现在实践队眼前。他一边雕刻,一边向实践队讲解雕刻的技巧和注意事项,如握刀的姿势、下刀的力度、线条的转折等。实践队认真地聆听着,不时提出自己的疑问,李老师都一一耐心解答。雕刻完成后,接下来就是上色。皮影的上色采用的是传统的矿物质颜料,色彩鲜艳且持久。李老师告诉实践队,上色时要注意色彩的搭配和过渡,力求使皮影人物的形象更加生动鲜明。在李老师的指导下,实践队亲手体验了皮影的上色过程,虽然手法略显生疏,但当看到自己上色的皮影逐渐变得色彩斑斓时,心中充满了成就感。最后,将雕刻和上色好的皮影部件用线连接起来,一个完整的皮影就制作完成了。拿着自己亲手制作的皮影,实践队心中满是喜悦,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皮影制作工艺的复杂和传承人的不易。
在与李老师的交流中,实践队了解到泰山皮影戏的传承面临着诸多困境。一方面,皮影戏制作工艺复杂,学习周期长,导致传承人才断层;另一方面,随着现代娱乐方式的冲击,皮影戏的市场份额逐渐缩小,演出机会减少,许多皮影剧团面临生存困境。然而,尽管面临着重重困难,李老师和其他一些皮影戏艺人并没有放弃。他们积极探索创新传承方式,将皮影戏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创作出了一系列符合当代观众口味的作品。此外,政府也加大了对泰山皮影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扶持力度。通过出台相关政策、提供资金支持、举办非遗文化活动等方式,为皮影戏的传承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这次关于泰山非遗文化皮影戏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实践队收获颇丰。实践队不仅亲身感受到了皮影戏这一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深入了解了其制作工艺和表演形式,更深刻体会到了非遗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泰山皮影戏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必将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继续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而实践队,也将在传承非遗文化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书写属于新时代青年的崭新篇章。
作者:大学生家园 来源:大学生家园
时间:2025-01-21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