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园学子暑假社会实践——“净言”社会实践队深入探讨网络暴力整改方案

网络暴力,通常指通过网络平台对个人或团体进行言语攻击、人身威胁、诽谤中伤等行为,其隐蔽性、传播速度快和影响范围广等特点,使得受害者往往难以防范和应对。在数字时代背景下,网络暴力问题日益凸显,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2024年7月28日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净言”社会实践队队长朱星宇在腾讯会议上发起了一场中期理论研讨活动,本次研讨活动主要有两点问题,一个是总结近日社会实践进行时出现的问题并且讨论相应的有效整改措施,另一个是针对网络暴力这一论题,进一步深入探讨其整改方案,以期找到减少乃至根除网络暴力的有效途径。
在前期实践中,社会实践队员们首先对网络暴力的现状进行了广泛的调研。他们发现,尽管国家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来规范网络行为,但由于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和匿名性,加之部分网民法律意识淡薄,网络暴力事件仍屡禁不止。此外,受害者往往因为缺乏有效的申诉渠道和法律援助而选择沉默,这无形中助长了施暴者的嚣张气焰。
针对这些问题,实践队成员们提出了一系列整改措施。队员们指出,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是治理网络暴力的关键。他们建议完善网络暴力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提高违法成本,让网络暴力者付出应有的代价。除了法律建设,他们还认为,加强网络素养教育也是一个重要方向,通过线上线下的讲座、研讨会等形式,普及网络安全知识,提高大众尤其是青少年的网络道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实践队员们强烈呼吁相关部门加大对网络暴力行为的打击力度,完善举报机制,快速响应并处理网络暴力事件,让受害者能够及时得到帮助。
在进一步探讨网络暴力的治理策略时,团队成员们一致认为,构建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治理体系至关重要。首先,要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完善网络暴力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提高违法成本,让网络暴力者付出应有的代价。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于2023年9月联合发布的《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为网络暴力行为的刑事责任提供了明确指引,为法律治理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还要加强技术手段的应用,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对网络暴力进行预警和干预,及时发现并处理网络暴力事件。
此外,团队成员们还进一步对如何构建有效的网络暴力层级援助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他们认为,政府应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与联动,形成合力共同应对网络暴力问题;社会组织和企业也应积极参与网络暴力治理工作,为受害者提供心理、法律等多方面的援助和支持。同时加强社会教育和引导,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和道德素质,培养正确的网络使用习惯和价值观。通过宣传教育,让公众认识到网络暴力的危害,学会理性表达,拒绝参与网络暴力行为。
通过前期的实践活动和本次中期理论研讨会的深入探讨,“净言”社会实践队在网络暴力治理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果。他们不仅收集了大量关于网络暴力问题的数据和信息,还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治理策略和建议。这些成果为后续的实践活动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网络暴力的科学治理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网络暴力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应对。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净言”社会实践队通过此次中期理论研讨会,不仅深化了对网络暴力问题的理解,也明确了后续的实践方向。他们将以实际行动践行法律精神,为网络空间的健康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未来,随着更多的人加入到反对网络暴力的行列中,我们有理由相信,网络环境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作者:李汶聪 来源:李汶聪
时间:2024-07-29 关注: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 2024年6月29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十二连28团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最美乡村”墙绘活动,旨在通过艺术的力量美化乡村环境,传承
  • 07-28
  • 江苏商贸职业学院: 聚焦乡村振兴公益早教 奠基农村儿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安全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