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院助力盐碱农业保障粮食安全实践服务团赴西官庄村实地调研

为了解盐碱地作物种植现状,强化对粮食生产政策和技术的宣传,7月20日,青岛农业大学农学院“助力盐碱农业,保障粮食安全”实践服务团前往东营市丁庄街道西官庄村进行实地调研。
在丁庄街道西官庄村,村委会成员详细介绍了棉花、小麦、玉米和甜高粱等作物在盐碱地的种植情况,着重介绍了登海605、济麦60、济粱3号等引进的新品种,以及播期确定、品种选择、播种管理等种植经验,表示近年来通过政府和农科院的共同努力,实行经济政策补贴、改良技术培训、智能机械推广等措施,使盐碱地粮食低产情况有所改善。村委会成员指出乡村振兴首要是人才振兴,希望实践服务团成员们在学成归来后,能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带回家乡,投身于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在村委会成员的带领下,实践服务团成员们深入田间地头,实地观察了小麦、甜高粱、玉米和莲藕等作物的生长状况,对作物的生长习性、种子来源以及种植技术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实践服务团在西官庄村党群服务中心向村民们进行科普宣讲,围绕全国粮食状况,从供给、消费、产业和种子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重点宣讲了粮油生产补贴、粮食订单收购奖励、机械化插秧服务“以奖代补”等政策,同时向村民们宣传了小麦浅埋滴灌微垄沟播水肥一体化、玉米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密植机械粒收栽培等技术。实践服务团成员们主要聚焦盐碱地农业生产、技术改良和改进措施等,向村民们开展了关于盐碱地农业发展情况的问卷调查。
通过此次调研学习,实践服务团成员们加深了对盐碱地作物种植情况的认识和了解,推进了粮食生产政策和生产技术的科普宣讲。实践服务团成员们纷纷表示,只有多实践,多下地体验,才能深刻体会农业生产的艰辛,今后将努力把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作者:李顺 来源:大学生家园
时间:2024-07-21 关注: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 携梦下乡,共绘乡村振兴新篇章
  • 在青岛农业大学植物医学学院辅导员房明老师的带领下,服务团从青岛农业大学出发,抵达了“苹果第一镇”——观水镇。开启了社会实践的实
  • 07-21
  • 自然之翼:青岛农大昆虫科普行
  • 2024年7月17日,青岛农业大学植物医学学院山东省茄科蔬菜的入侵性植物病毒调查服务团在青岛市城阳区红岛街道邵哥庄社区,开启了一场充
  • 07-21
  • 访源东村农业状况,探猕猴桃产业前景
  • 广东科技学院“夏橘乡”数字赋能橘红产业突击队:擦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