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师范大学三下乡——关爱乡村儿童成长,助力瑶族自治县教育事业

  (通讯员 杜晨曦 黄子柠 王运芳)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表达对少年儿童的殷切期望、浓浓关爱以及对做好少年儿童工作的深切厚望,为新时代少年儿童事业发展指明前进方向。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凝聚力量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全面发展,2024年7月14日至16日,淮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蝴蝶欢歌迎盛世,瑶乡振兴展风华”社会实践团队前往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开展了“助教青春之美梦,谱写人生之华章”的专题活动,以爱与知识绘就乡村教育的新篇章。
  普及安全知识,提升自我保护能力
  随着暑期的到来,溺水、交通事故、意外伤害等安全隐患时刻威胁着孩子们的安全,乡村儿童特别是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志愿者们积极响应国家关于“三下乡”的号召,结合乡村实际需求,特别策划了此次安全知识普及教育支教活动,旨在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提高乡村儿童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图为志愿者宣讲安全教育知识。杜晨曦 供图
  志愿者们根据乡村儿童的特点,设计了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课程,包括防溺水教育、交通安全知识、食品安全普及、防火防盗常识等。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解、互动问答、情景模拟等形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安全知识。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还组织了防溺水救援演练、交通安全模拟游戏等实践活动,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安全技能的应用,增强实战能力。
  开展暑期作业辅导,助力乡村教育振兴
  志愿者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和优势,对乡村孩子们进行课业辅导,根据每个孩子的弱点进行针对性辅导,提前进行了周密的筹备,包括课程设计、教案编写、教学物资准备等,确保每一堂课都能生动有趣,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面对孩子们在作业中遇到的难题,支教队员们耐心细致地讲解,从解题思路到解题方法,一一为孩子们答疑解惑。结合乡村孩子们的实际需求和兴趣爱好,量身定制了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在语文课堂上,志愿者们引导孩子们感受文字的魅力,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写作能力;在数学课堂上,志愿者们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让孩子们掌握了基本的数学知识和解题技巧;在英语课堂上,志愿者们为孩子们创设了真实的语言环境,让他们在实践中提高英语口语和听力能力。志愿者们不仅关注孩子们的学业成绩,更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在支教队员们的帮助下,孩子们的作业完成质量显著提高,学习兴趣也得到了激发。
  图为志愿者辅导学生暑期作业。黄子柠 供图
  宣传科学文化知识,弘扬科学精神
  针对对乡村教育资源有限的现状,支教团队精心策划了一系列贴近孩子们生活实际、寓教于乐的文化科普课程,包括科学小实验、手工制作等趣味实践活动。培养儿童从小养成热爱劳动、尊重自然、崇尚科学的良好习惯。
  图为志愿者教学生制作手工作品。杜晨曦 供图
  在科学小实验课程中,孩子们眼中闪烁着惊奇与兴奋的光芒,对科学的兴趣被彻底激发。在手工制作活动中,志愿者们带领孩子们利用废旧物品,如纸张、塑料瓶、布料等,通过巧手制作,变废为宝。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动手操作的技能,还培养了环保意识和创新思维。一件件精美的手工作品,不仅展示了孩子们的才华,更为培养他们“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图为志愿者讲课结束后打扫卫生。 黄子柠 供图
  在此次支教活动中,孩子们纯真无邪的笑容、对知识的渴望以及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不拔,深深打动了青年志愿者们的心。志愿者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和自己肩负的责任,更加坚定了为社会贡献自己力量的决心。团队成员纷纷表示,实践活动虽然告一段落但是“爱”永不停歇,将通过书信、电话、实地走访等形式继续关注乡村孩子们的成长,为他们提供持续的帮助和支持。
作者:杜晨曦 黄子柠 王运芳 来源:淮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时间:2024-07-20 关注: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 淮北师范大学三下乡——关爱乡村儿童成长,助力瑶族自
  • 淮师大三下乡|关注心灵健康,守护孩童成长
  • 淮师大三下乡|理论宣讲明真理,研学调研探真知
  • 淮师大三下乡|青春支教谱新篇,文明知识入人心
  • 南京师大泰州学院暑期实践点亮常州晨光
  • 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译”见秧歌实践队前往新泰市万
  • 红心研墨绘希望,青春志愿温暖十里——南京师范大学泰
  • 曲园学子社会实践:巡河净滩,志愿有我
  • 红色光辉映社区,共绘中国梦蓝图 ——南京师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