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言在线调研,关于网络暴力的公众认知与应对策略深度剖析

2024年7月16日,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净言”社会实践队的成员们将关于网络暴力层级援助机制构建的调查问卷在线上各个平台发放,本次问卷旨在调查公众对网络暴力现象的认知和看法,以及对应的防范与应对措施。问卷一经发放,立即调动了各个群体参与的积极性。
该问卷通过对受访者的性别、年龄、职业等基本信息的了解,结合他们对网络暴力现象的认知和经历,以及对相关法律法规的了解程度,反映网络暴力问题在当下社会中的影响和挑战。问卷设计涵盖了网络暴力的类型、原因、影响,以及对受害者的援助方式等多个方面,旨在为发生网络暴力后如何救济的问题提供参考和建议。通过分析问卷结果,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公众对网络暴力问题的关注程度和态度,为未来相关政策和措施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持和参考依据。
该问卷主要集中在社交平台发放。在本次调研中,女性受访者的比例高达73.91%,显著超过男性(26.09%)。同时,年龄分布上,15至25岁的青年群体占据了压倒性的比例(91.3%),这表明年轻一代是网络活动的主力军,也是网络暴力现象及其认知的主要承载者。相比之下,45岁以上的受访者较少,可能意味着中老年群体在网络环境中的参与度相对较低或对网络暴力问题的关注不足。职业分布方面,学生群体以86.96%的高比例占据了主导地位,这进一步印证了年轻人在网络世界中的核心地位。
调研显示,大部分受访者(45.65%)每天上网时间超过7小时,这表明网络已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对于当前网络环境的评价却呈现出较为复杂的态势,既有较好评价也有较多负面声音,说明网络环境的多面性和复杂性。在网络暴力认知方面,大多数受访者认为这一现象更容易在未完成义务教育者群体中发生,这揭示了教育水平与网络素养之间的潜在联系。同时,绝大多数受访者认同学校教育应纳入网络暴力防范内容,体现了社会各界对于加强网络素养教育的迫切需求。
在遭遇网络暴力的实际情况上,高达80.43%的受访者曾目睹他人在网络上遭受暴力行为,而21.74%的受访者更是亲身经历过网络暴力。这些数据不仅揭示了网络暴力的普遍性,也凸显了其对个人心理和社会氛围的严重影响。目前网络暴力的类型主要有诽谤、侮辱、欺凌、侵犯隐私和散布谣言等,这些网络暴力行为对受害者造成了严重伤害。
面对网络暴力,大多数受访者倾向于通过法律援助和网络监管部门投诉来维护自身权益,这体现了公众对于法律手段解决网络问题的信任。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受访者对现行网络暴力相关法律法规的了解较为有限,这提示我们加强法律法规宣传的紧迫性。“净言”社会实践队往后的社会实践工作也会更加集中于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以及如何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在援助受害者方面,受访者普遍认为提供心理咨询和情感支持、协助收集证据是重要方式。这表明,除了法律手段外,心理支持和证据收集也是帮助受害者走出困境的关键环节。
综上所述,针对网络暴力援助问题需要从多个层面入手,包括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提高公众意识、为受害者提供更多的心理支持和法律援助等。只有这样,全社会才能构建一个更加健康、和谐、有序的网络环境。据此,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净言”社会实践队确定了实践方向,在实践中研究分层级的救济模式,进行建构机制的理论研究,成员们将继续进行深入调研,在实践中寻找更大学生可以进行的救济手段。
 
时间:2024-07-18 作者:大学生家园 来源:大学生家园 关注: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 农学院助力盐碱农业保障粮食安全实践服务团在农高区召
  • 猕猴桃电商基地助力技术革新,引领行业新潮流
  • 长安大学赴陕煤集团“岩煤智行,实践真知“暑期社会实
  • 广西师大学子探索双色协同发展模式 激活乡村产业振兴的
  • 铁路科普
  • 与甘肃省定西市对社区小朋友讲解关于铁路方面的知识
  • 07-18
  • 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译”见秧歌实践队前往胶州市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