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传承永向党,青春献礼二十大”

红色传承永向党,青春献礼二十大

西安工业大学“红色青春”乡村振兴实践队赴富平县黄窑村走访调研

 
以党建带村建,青春在基层绽放
为深化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让大学生切实感受优秀党员如何扎根基层、带头发展农业,7月14日,西安工业大学“红色青春”乡村振兴实践队来到了富平县黄窑村,与黄窑村“两委”、驻村工作队进行“党建引领促发展,乡村振兴惠民生”主题座谈会。黄窑村党总支副书记陈满年,西安工业大学驻村第一书记王佑锋、驻村干部黄晓龙、许金鑫,实践队指导教师李彬和全体队员参加座谈会。

 
座谈会上,陈书记为大学生介绍了黄窑村的基本情况,以及如何通过党建带村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助力乡村产业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实效,并生动回答了大学生提出的三个问题:黄窑村如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黄窑村农业发展方向黄窑村“一村一品”特色工作如何开展。驻村第一书记王佑锋、驻村干部黄晓龙、许金鑫分别介绍了自己扎根农村的工作体会,鼓励大学生努力学习,踏实工作,毕业后到基层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会后,陈书记带领全体实践队党员重温入党誓词,铮铮誓言,铿锵有力,让每位党员回顾入党初心,牢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履行党员职责与使命,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为了解农户实际情况,实践队员深入农户进行交流。经了解,黄窑村当前积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邀请专家进行产业技术讲座、推进U型渠建设,并开展“一村一品”特色工作,探寻红薯新产业,立项红薯标准化加工车间建设项目,其他农作物由于受今年雨水多和倒春寒的影响,产量相较往年都有所下降,但红薯的生长情况良好。
 
随后,实践队员主动为村委会打扫院子、清理垃圾,温暖人心,自觉参与到卫生整治活动中。
 
 
基层是大学生施展才华,建功立业的大舞台。同学们感受到了基层工作的艰辛与不易,也真切感受到基层干部如何把百姓当亲人,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用真情为村民服务。不一样的青春在基层,青春因奋斗而有意义。
 
回望120师事迹,继承先辈遗志
传承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为了让大学生汲取精神力量,7月14日下午,在驻村干部黄晓龙、许金鑫和实践队指导教师李彬的带领下,实践队来到了八路军120师抗日誓师纪念馆。

陈列馆采用典型的关中民居风格,讲解员通过讲解红军进驻富平、军民鱼水情深、庄里镇抗日誓师、浴血抗战照丹青、解放西北建功勋5个单元让同学们深入了解了120师抗战的全过程。

最后实践队全体党员在八路军120师抗日誓师纪念碑前重温入党誓词,不忘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

 
 
 
时间:2023-07-26 作者:李彬 梁峰涛 来源:西安工业大学“红色青春”乡村振兴实践队 关注: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 “椒”香辉映——科技兴农助力特色产业,产业致富造福
  • “青春奋斗正当时,乡村振兴建新功”
  • “红色传承永向党,青春献礼二十大”
  • “红色传承永向党,青春献礼二十大”
  • 谱文化创意新曲,绘石塘振兴画卷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
  • 听见石塘故事,共绘美好愿景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
  • 聚焦种业基石 助力农业发展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
  • 银幕传经典,共铸家国情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 绿美石塘,群策群力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