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现在的繁荣富强,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取得的成就,一部鲜活的中国近代史,经历多少中国共产党员和中国人民的风雨兼程,前赴后继。
在阅读了张纯如先生的《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历史浩劫》一书后,为更好地了解和铭记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认识和平的重要性。六月中旬,赴南京实践小分队前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受难者同胞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是为了缅怀大屠杀中的死难者和英勇牺牲的民族英雄,是为了向世界传递我们的态度、决心与责任,是为了让后代了解真相,提醒我们的和平来之不易。在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无论我们在做什么,请停下来,为遇难同胞低头默哀。
毛泽东同志曾意味深长地说,“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我们党一步步走来,一条重要经验就是重视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与运用,善于从不断认识和把握历史规律中找到前进的正确方向和正确道路。“虽有智慧,不如乘势。”历史发展有其规律。

图为灾难之墙 薛海艳供图
中国,一个拥有上下五千年的发展史,拥有四大发明的文明古国,却在1937年受尽了屈辱!
1937年是一个令亿万中国人难忘的日子,是旧中国落后、贫穷的表现,是日本侵略者对南京人民进行血腥屠杀、犯下滔天罪行的日子!我们要永远记住这一天,记住这个触目惊心的数字:6周之内,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1864年,日本的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但是,这次改革并不彻底,保留了不少封建残余,日本强大起来,迅速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而当时的中国,仍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虽说地大物博,但经济萧条,人民生活苦不堪言,更别说技术力量了。正因为如此,日本侵略者把茅头指向中国,企图利用战争,速战速决!1937年,日本侵略者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有的被当作练习射击的靶子,有的被当作拼刺刀的对像,有的被活埋,有的被焚化,就连年老的人和被病痛折磨的妇女儿童都成为杀戮的对象。

图为献给烈士的菊花 薛海艳供图
曾有人估算:如果把南京死难者的手连接起来,可以从南京一直拉到杭州,足有200英里长。他们的血量总重可达1200吨,他们的尸体可以装满2500节火车车厢。其恐怖程度连在中国的纳粹都为之震惊。
曾经的日本,通过张贴欺骗性的海报和漫画将南京沦陷后地狱般的境况粉饰为一片“祥和”景象。现在的日本,既不正视曾经的侵略事实,也不向遇难者及其家属道歉。修改教科书,供奉靖国神社,“篡改”历史。为了悲剧不再重演,我们要铭记历史上这一至暗时刻,要在奋斗中不断前行,为民族复兴凝聚磅礴力量。

图为幸存者照片墙 薛海艳供图
永远不会忘记“落后就会挨打”,“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负重前行”,保持居安思危,我们才能始终保持清醒,保持砥砺前行的奋进姿态。更好书写融入党和人民事业的人生画卷。
永远不会忘记“欲灭其国,先亡其史”,我们要加强中国革命史、党的历史的学习,需要铭记南京大屠杀的惨痛教训,更好地负重前行。
永远不会忘记,无论我们走多远,取得多么辉煌的成绩,我们都知道我们的根、我们的家、我们的魂在中国大地,我们都是党的人。
永远不会忘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才能行稳致远,我们才能无论经过多少个白天黑夜,多少个疾风骤雨,多少个寒冰酷暑,我们才不会迷惘,不会困惑,因为我们知道我们为什么而出发,为什么而战斗,为什么而奋斗!
苦难铸就今日辉煌,跨越千山万水,仍在跋山涉水。我们要紧紧团结在党中央周围,把伟大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让中华民族永不再有南京大屠杀的苦难。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永不能忘记,不是要延续中日民族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带动更多国家更多人民共同珍爱和平、维护和平。

图为与和平纪念碑合影 薛海艳供图
通讯员 薛海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