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非遗传承“守艺人”,以刀为笔展才能

华中农业大学赴浙江台州暑期社会实践团(通讯员:张馨怡)为加强中国文化的遗产保护,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华中农业大学赴浙江台州暑期社会实践团于7月17日抵达浙江台州黄岩区进行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活动。
7月17日,实践团来到黄岩博物馆,在一楼展厅内摆放有黄岩各种民间工艺品,例如翻簧竹雕、火烙画、漆金木雕、剪纸等。在馆工作人员很热情地为实践团讲解了翻簧竹雕的发展历史和现状。翻簧竹雕起源于清道光年间,距今有百余年历史。翻簧竹雕因其雕刻在毛竹内壁的簧面上而得名,有煮、压、刨、晒等十四道工艺流程,流程繁多复杂,需要极大的耐心,用工作人员的话来表达即是“要下很大功夫”。工作人员介绍到,馆内的花瓶、茶叶盒、笔筒、台屏、雅扇等各种工艺品均是由翻簧竹雕制作而成的,在各个时代都具有极大的价值,当代文豪郭沫若将黄岩翻簧竹雕誉为“浙江三大雕”(浙江木雕(黄杨、东阳)、青田石雕、黄岩翻簧)。
实践团在馆内有幸遇到正在参观的罗文驰老师及其父亲罗启松老先生,罗氏父子是黄岩区翻簧竹雕代表性传承人,他们的作品多次获奖,事迹也经各种媒体报道传播。初步交谈后实践团邀请罗启松老师一同前往博物馆二楼进行参观。在二楼展厅中实践团主要对罗文弛老师与其父亲罗启松老先生的作品进行欣赏观摩,罗启松老师也就展厅内播放的翻簧竹雕专题短片为实践团讲解了翻簧竹雕的工艺流程和主要代表作品,有的作品甚至被博物馆永久收藏。

在罗文弛老师的主动邀请下,在其后的两天时间实践团成员前往罗文弛老师的工作室进行参观学习,工作室内陈列了满墙的作品及相关荣誉,其中不乏顺应当代审美的各种卡通形象的精美工艺品。实践团旁听了罗文弛老师为学生授课的内容,在经得老师允许后,加入了亲手制作的行列。在体验制作过程中,实践团成员感觉到手握刻刀不断推进时十分吃力,甚至有成员在经历十来分钟的制作后明显感觉手指酸痛,翻簧竹雕的制作难度超出了实践团的想象,在对非遗传承者多了一份敬佩的同时,也让实践团更加坚定了对非遗的保护与传承。
黄岩翻簧竹雕作为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经过前几天的参观学习,实践团成员已经初步具备了对翻簧竹雕发展历程和制作工艺的了解。7月20日实践团这次来到黄岩区翠屏文化礼堂,联合黄岩北城社区学校及翠屏社区共同举办非遗传承活动,向小朋友们普及翻簧竹雕的发展历程和制作工艺,并亲身体验翻簧竹雕制作的不易,提升大家保护非遗的意识。
活动开始由实践团成员张馨怡作为主持人向大家简单介绍了本次主题、目的以及活动内容。在“非遗知识竞猜”环节中,实践团成员事先从视频之中选取出题内容设置了填空题、选择题和判断题,小朋友们通过认真观看视频寻找答案,大家都踊跃举手回答,积极性很高,有位小朋友举着小手不曾放下。在问到竹簧厚度约为多少时,小朋友们很快便从视频中回忆出“2mm”这一正确答案。
为加深小朋友们对翻簧竹雕的工艺流程理解,实践团邀请了罗文弛老师来带领小朋友们学习制作翻簧竹雕,本次活动中也有黄岩电视台的记者前来拍摄和采访。罗文弛老师从艺30多年,多次获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大奖,其作品被中华艺术珍宝馆、台州博物馆、黄岩博物馆永久收藏,一出场就获得了大家的掌声。罗文弛老师首先向大家强调了制作翻簧竹雕的基本知识,告诉大家在完成临摹后左手要戴上手套,右手拿刻刀,以免伤害到自己。在向大家展示了刻刀的正确握法后,和实践团成员一同发放制作材料并带领小朋友们体验翻簧竹雕的制作流程。

活动的结尾实践团成员为小朋友们和作品合照,罗文弛老师做了最后的发言,再次强调了制作翻簧竹雕的注意事项,同时希望大家要牢记黄岩翻簧竹雕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管是小朋友还是大学生,都有责任和义务做“守艺人”。活动结束后实践团成员就黄岩翻簧竹雕的传承和创新问题与罗文弛老师进行了一些交流,罗文弛老师表示他和他的父亲都在积极培养传承人,此外不少学校或社区也会设有相关特色课程或者体验活动。针对创新问题,罗文弛老师提出,“目前有两步路走,一个是收藏,类似松下高士图,是传统的主题;第二个是适应时代审美需求,倾向于制作一些卡通形象的作品”。

百年竹之韵,悠悠翻簧音。一个成熟的作品需要花费大量的耐心和精力打磨,传承上切记浮躁,要沉下心。最后实践团成员和罗文弛老师一同在宣传海报上签名,接力传承非遗,这次活动帮助社区小朋友们对翻簧竹雕有了基本的认识,也让实践团的成员收获了成长。相信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大众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以黄岩翻簧竹雕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会迈向更广阔的天地,会有一批又一批的大学生带着保护和传承非遗的精神走进地区博物馆,走进非遗传承者的工作室,将优秀的非遗文化传播进更多人的视野里!
时间:2022-07-25 作者:张馨怡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 关注: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 体会世间温情,助力乡村发展
  • 到实践中去,进基层中学
  • 建设新乡村,共奔富裕路
  • 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枫火志愿者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于2022年7月16日下午到达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稍作休整后便开始
  • 07-24
  • 五颜六色的“白光”
  • 华师物电团学服务队全称为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团委学生会服务队,是由物电团委和物电学生会联合的暑期社会实践服务队。队伍设有策划组、
  • 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