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革命精神,牢记使命助复兴
【百年历程中的伟大精神】探红色革命精神
记者 王鑫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是七月,七月的天气,热烈而浑厚。万物孕育生机,活力窥伺着机会,在充满养分的土壤里蠢蠢欲动。而这充满养分的大地,是萌生万物的摇篮,也是那些为了别人的夏天而逝去的先烈的归属。他们长眠地下,用迫切的目光注视着后辈的崛起。
“青山绿水长留生前浩气,苍松翠柏堪慰逝后英灵”。2022年7月9日,为弘扬先烈革命精神,激励当代大学生牢记党的初心与使命、坚定革命信念和提升思想政治素养,由中国矿业大学党支部主办的“学习党史,红色传承”党史学习实践团来到了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的大别山烈士陵园进行参观学习,缅怀革命先烈,深刻感悟红色文化和传承红色精神。
在讲解员的动情讲解中,实践团深刻了解了大别山烈士陵园的艰苦历史以及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的峥嵘岁月。英雄群雕形象地刻画了以王步文烈士为代表的一代英雄豪杰为人民求解放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英勇牺牲的悲壮场景。群雕西北部山丘安葬着红三十四师团长方乔南等数十位各个时期为革命和建设而英勇献身的先烈。英雄群雕南侧是建于1958年、高16米的革命烈士纪念碑,正面镌刻着朱德总司令亲笔题写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8个鎏金大字,碑的四周竖立着38根大理石立柱,喻示着岳西县为国捐躯的3.8万多名英雄儿女。大别山革命烈士纪念馆为双层重檐结构,分为6个展厅,重点展示首位中共安徽省委书记王步文、红一军军长许继慎等百余位著名英烈生平事迹和455件(幅)珍贵革命文物与图片。进入展厅,左侧为李先念主席和徐向前元帅为纪念馆的亲笔题词,右侧为“浴血大别山”巨型油画,正中为“热血春秋”仿大理石大型群雕,再现了大别山区党组织的创立、请水寨等四起农民武装暴动和从大别山走出的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和红二十八军的光辉历史。群雕背面著录了2000多位大别山区岳西籍烈士的英名。纪念馆通过运用实物图片、模型等多种表现形式和声、光、电等多种科技手段,真实再现了鄂豫皖边区军民在党的领导下进行长期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史迹。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也许,岁月能改变山河,但历史将不断证明,有一种精神永远不会失落。崇高、忠诚和无私,将超越时空,成为人类永恒的追求。也许时间会冲淡记忆,但人们绝不会忘记,为祖国牺牲的人们,他们的理想,他们的信念,使千千万万人的心灵为之震撼。
青山埋忠骨,碧血染红旗。几代人的梦想,几代人无怨无悔的付出,换得中华儿女今朝发展的机会。“风生水起才知天高云淡,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真理不会老,红色革命精神任何时候不能丢。通过本次参观学习,实践团队一致认为每一位成员都有责任和义务接过历史的“红色火炬”,把光荣传统和红色革命精神领悟好、践行好、传承好,勇当时代先锋,这些精神理论也将作为支持个人发挥的指导实践。
时代的性格就是青年的性格,时代的精神就是青年的精神。实践团队成员共同立下誓言,应该把个人梦与中国梦相结合,将红色革命精神注入个人的梦想中,“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戒”,拒绝眼高手低,而要脚踏实地,去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青年的殷切期望,继承发扬伟大的建党精神,有“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迈英气,用我们昂扬的斗志、奋进的态度去开拓创新,实现两个百年奋斗蓝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敢奋斗,正青春!
时间:2022-07-24 作者:王鑫 来源:中国矿业大学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