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星火,照亮梦想之路——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暑期社会实践深度纪实

  中国青年网常州7月15日电

  引言:

  随着七月的热情阳光洒满常州市武进区十里社区的每一个角落,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的“红心研墨”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如同一股清新的风,吹进了这个充满活力的社区,为这里的孩子们带来了一场知识与情感并重的盛宴。自7月1日起,为期一周的志愿教学活动,不仅是一场教育的旅行,更是一次心灵的触碰,让红色文化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一、趣味数学的奇妙世界

  走进精心布置的活动室,一股浓厚的学习氛围扑面而来。墙上贴满了色彩斑斓的数学图形贴纸,宛如一个五彩斑斓的数学王国。志愿者小张,作为这个王国的引路人,手持自制的数学教具,面带微笑地站在孩子们中间,开始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数学探险。

  “数字迷宫”游戏中,小张通过设计巧妙的关卡,引导孩子们在寻找出口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掌握了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他耐心观察每个孩子的反应,及时调整游戏的难度,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在游戏中找到成就感。每当有孩子成功解出谜题,小张都会给予热烈的掌声和奖励,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对数学的兴趣也愈发浓厚。

  除了“数字迷宫”,小张还创新性地设计了“数学接力赛”。孩子们被分成几个小组,轮流回答趣味数学问题。这种团队合作的方式不仅考验了孩子们的数学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每当一个小组成功答对问题,整个教室都会爆发出欢呼声,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共同成长。

  二、心灵成长的温馨港湾

  与趣味数学活动室相邻的,是另一片充满温情的空间——心灵成长课堂。在这里,志愿者小李用她的专业知识和爱心,为孩子们搭建了一个认识自我、理解他人的平台。

  “情绪小怪兽”角色扮演游戏是孩子们最喜爱的环节之一。小李为每个孩子准备了一个代表不同情绪的怪兽面具,鼓励他们通过表演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有的孩子扮演愤怒的小怪兽,用力地跺脚、大喊大叫;有的孩子则扮演快乐的小怪兽,蹦蹦跳跳地分享自己的喜悦。小李在一旁认真观察,适时给予反馈和建议,帮助孩子们学会识别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游戏结束后,小李还会引导孩子们进行分享和讨论,让他们了解不同情绪产生的原因和应对方法。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方式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了自我认知和情感管理,为他们的成长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作业辅导的精准对接

  随着夜幕的降临,学习室逐渐热闹起来。社区的孩子们在完成了一天的课程后,纷纷来到这里寻求作业辅导。志愿者们根据孩子们的不同需求和水平,提供了一对一的个性化辅导服务。

  数学专业的志愿者小王耐心地为孩子们解答几何图形的难题,他一边画图一边讲解,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数学概念解释得清清楚楚。孩子们在他的引导下逐渐找到了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对数学的信心也大大增强。

  而另一边,擅长语文的志愿者小李则用温柔的声音为孩子们朗读课文,引导他们感受文字背后的情感和意境。她不仅帮助孩子们纠正了发音和语法错误,还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在小李的辅导下,孩子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都得到了显著提高。

  四、红色文化的深刻洗礼

  为了让孩子们更加深入地了解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红心研墨”团队特别策划了“红色一片”主题教育活动。他们邀请了社区里的退休老干部作为嘉宾走进课堂,为孩子们讲述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和革命斗争的艰苦历程。

  活动中,老干部们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图片、视频资料为孩子们呈现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他们被革命先烈们舍生忘死、保家卫国的崇高精神深深打动,纷纷表示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随后,志愿者们还组织孩子们观看了红色电影《长津湖》的片段。影片中战士们英勇无畏的身影、坚定的信念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让孩子们深受震撼。他们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独立富强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和不懈努力,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爱国信念和奋斗目标。

  结语:

  一周的时间虽然短暂,但“红心研墨”团队在十里社区留下的影响却是深远的。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为社区的孩子们带来了知识与成长的双重收获。通过趣味数学、心灵成长、作业辅导和红色文化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志愿者们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爱国情怀,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我们相信,这份红色的火种将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最终汇聚成推动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的强大力量。我们期待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的活动在更广阔的土地上绽放光彩,照亮更多孩子们前行的道路。

                                                                                                                                                                                                                       报道员 :龚雨琦

作者:龚雨琦 来源:大学生家园
时间:2024-07-24 关注:
社会实践报告推荐
  • 白水县融媒体中心聚焦华清学院“三下乡”: 实践团风采
  • 党的光辉照四方,青年墙绘有担当: 雷牙村新貌见证青年
  • 以文艺之名,助力乡村振兴——艺术与设计学院雷牙村文
  • 艺术赋能乡村振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助力雷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