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7月22日电
(通讯员:于宗玉)在这个阳光明媚的7月,来自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苯心未来实践队的队员们带着对历史的敬畏与对先辈的缅怀,踏上了前往朱村的旅程。7月22日,星期一,一个平凡的日子因为这次不平凡的旅行而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朱村,这个见证了中国革命历程的小村庄,以其独特的红色文化底蕴,成为了实践队员们学习红色革命文化、传承革命精神的重要目的地。
图为朱村纪念馆照片 供图 于宗玉
初识朱村:历史的见证
朱村,一个镶嵌在中国大地上不起眼的小村落,却因其在革命战争年代扮演的重要角色而被赋予了不朽的意义。抵达朱村的那一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在蓝天白云下显得格外庄重。村口矗立着一座纪念碑,无声地诉说着这片土地上曾经发生的英雄故事。队员们的心,在这一刻,不由自主地被拉回到了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
图为朱村沂蒙支前纪念馆 供图 于宗玉
深入探访:红色记忆的追寻
在村委的热情引导下,队员们开始了对朱村红色遗址的逐一探访。首先来到的是村里的革命历史纪念馆,这里珍藏着大量革命时期的实物、照片和文献资料。通过讲解员深情并茂的解说,队员们仿佛穿越时空,亲眼见证了红军战士如何在这里开展游击战,如何与村民们同甘共苦,共同抵抗外敌侵略。一件件展品,一张张照片,无不触动着每个人的心弦,让队员们深刻理解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更将队员们的思绪带回到了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他们仔细聆听着每一件展品背后的故事,从红军长征的艰难困苦,到抗日战争时期的英勇抗争,再到解放战争中的胜利曙光,每一个故事都让我们的心灵深受震撼,更加深刻理解了革命成功的来之不易。
随后,队员们步行至朱村老街,这里保留着许多革命时期的旧址。走在青石板路上,两旁是古朴的民宅,每一扇门后似乎都藏着一段红色往事。他们有幸进入了一位老红军的故居,斑驳的墙壁和简陋的家具,无一不在诉说着主人曾经的朴素生活和高尚情怀。在这里,他们通过老红军后代的讲述,感受到了革命前辈们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
图为参观朱村红色遗址 供图 于宗玉
亲身体验:红色文化的传承
为了更直观地感受革命精神,实践队员们参与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重走长征路”体验活动。穿上模拟的军装,队员们肩扛“枪支”,沿着崎岖的山路行进,体验了模拟的急行军和“战斗”。尽管汗水浸湿了衣背,但心中却燃起了对革命先烈们无尽的敬仰和对胜利来之不易的感慨。活动中,队员们还与当地老党员进行了面对面交流,听他们讲述家族中前辈参与革命的故事,那些口口相传的真实经历,让历史不再是书本上的文字,而是生动可感的记忆。
总结感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此次朱村之行,不仅是一次简单的观光旅行,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它让队员们深刻认识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当铭记历史,珍惜现在,传承红色基因,发扬革命精神。革命先辈们的英勇事迹激励着实践队员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过实地探访和亲身体验,队员们对红色革命文化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刻的了解。未来,他们将把这份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让革命精神永放光芒。
在朱村的每一处红色遗址前驻足,都是对历史的一次致敬,也是对未来的一次承诺。队员们带着满满的收获离开,心中种下了红色的种子,期待它在未来的日子里,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通过这次实践学习,朱村的红色革命文化不再仅仅是一个概念,它已经成为实践队员们心中不可磨灭的印记。随着夜幕的降临,实践队员们依依不舍地告别了朱村。回望这一天的行程,每一个场景、每一次触动都将成为实践队员们心中不可磨灭的记忆。朱村,这个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小村庄,已经悄然在实践队员们每个人心中种下了红色的种子,它将激励实践队员们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继续前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图为苯心未来实践队合影 供图 于宗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