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慈善力量,共创乡村振兴新篇章:传化集团引领慈善促富新实践

6月27日,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慈”站起航,“益”起共富实践团队深入杭州市萧山区谢径安传化乡创中心,了解传化模式下慈善助力乡村共富的创新实践。
谢径安·传化农创村在传化慈善基金会的鼎力支持下,以政企共育现代农业样板地、产村融合共富乡村示范地、共建共享和美生活向往地为总方向,积极打造萧山新时代“千万工程”金名片,成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典范。自“传化共富乡村”项目实施以来,该农创村在慈善助力下取得了显著成效,成为乡村振兴的亮丽名片。
 图为谢径安创客农场。

实践团队首站抵达传化农业科创中心,集团秘书长来涛详细介绍了传化集团的发展历程以及“政企村农”合作模式下农创村的建设情况。通过数字化展示平台,团队成员深入了解了“产业+公益”模式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应用策略及成效。该模式通过创造本地就业、创新基层党组织形式、强化公共服务供给与文化建设等举措来提高村民收入,促进乡村共富。
 图为实践团队听取负责人介绍图。

随后,实践团队实地考察了传化农业科创中心,详细了解了生物育种实验室、智能播种催芽车间、数字种苗工厂等现代化农业设施的运行情况。这些设施通过引入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极大地提升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品质,为当地农业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除现代化的农业设施,实践团队还参观了传化·慈善大棚等项目。传化慈善基金会携手其他慈善机构,为浦阳镇的径游村、谢家村、安山村的贫困家庭提供了实质性的帮助。通过提供先进的生产资料、专业的技术指导以及全面的销售推广服务,有效地推动了三村困难群众在慈善与产业的双重助力下,迈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图为实践团队参观农业大棚图。

最后,在座谈会上,秘书长王飞深刻剖析了传统乡村致富路径面临的局限性,特别是单一依赖文化旅游和短期网络热度所导致的不可持续性问题。她强调,采用“产业+公益”新型模式,深挖乡村自身潜力,是突破现状,使村民在第一次分配中成为主体的关键。具体而言,要对村民进行系统性的赋能培训,引入现代化的业态模式以及培育多元化的人才队伍,以此促进乡村内部的创业精神和自我发展能力。王秘书长还强调了村集体在转型中的关键角色,提倡强化其经营意识与操作能力,利用本土资源搭建平台,服务村民及吸引外部创业者,从而共富乡村。
传化集团进一步提出“政企村农”四方协同合作的新框架,实施党建引领,企业驱动,村农主体的策略,将产业扶贫视为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确保农民占据主导地位,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特别注重扶持贫困户、残疾人家庭等特殊群体,通过创新如“传化·慈善大棚”等慈善项目,旨在增强村民的经济自立能力的同时满足家庭的特殊需求,致力于实现经济效应与社会福祉的双赢目标。同时,传化集团还倡导“提低扩中”,即通过资本投入与创新项目孵化,壮大乡村主导产业,为乡村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传化基金会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实践同样显著,推出老年大学和银杏学堂等项目,为老年人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机会,甚至鼓励有意愿者进行创业尝试,深度挖掘银发经济的潜力。基金会还致力于打破城乡资源壁垒,促进优质资源向乡村流动,力求实现区域发展的均衡与和谐。在乡村治理体系构建上,传化基金会强调以村级慈善基金会为抓手,通过开展一系列赋能培训活动,大幅提升村民自我管理和发展的能力,最终推动乡村走向自主、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为乡村的全面发展与共同富裕开辟新的视野与路径。
 
图为实践团队听取座谈会图。

正如习近平主席所强调的要发挥慈善事业在扶老、救孤、恤病、助残、扶贫、济困等方面的作用,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传化集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创新性地推行“慈善促富”模式,为乡村地区的共同富裕战略提供了新思路和强大动能。
此次调研活动,不仅是实践团队对传化集团慈善促富实践的一次深入探索,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和价值观的重塑。学生们纷纷表示,将把这份对慈善与共富的深刻理解,转化为实际行动,用所学知识反哺乡村,成为助力乡村振兴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通过这样的实践与感悟,慈善的力量得以传承,共富的理想被不断照亮,展现出当代青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途上,勇于担当、积极作为的青春风貌。
 
图为实践团队合照。

 
时间:2024-07-18 作者:许香格里拉 徐雨乐 来源:大学生家园 关注:
社会实践报告推荐
  • 携手慈善力量,共创乡村振兴新篇章:传化集团引领慈善
  • 健康“箭穿”行古城“砖桥”过临床医学系“医路同行”
  • 流行疾病知普
  • 流行疾病知普
  • 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流行性感冒、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水痘、腮腺炎、甲肝等。这些传染病大多(除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甲肝外)都是
  • 07-16
  • 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开展“实践归来话收获”主题团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