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非遗根脉 传承红歌精神——安徽财经大学“寻灯”团队开展大别山非遗红歌调研实践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广大青少年深刻感悟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持续激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热情,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2023年7月11日至7月14日,安徽财经大学“寻灯”团队在金寨县及蚌埠市开展大别山非遗红歌调研实践活动。

英雄鄂豫皖,巍巍大别山。队员们在讲解员声情并茂的解说中参观了革命博物馆,重温了红军的烽火岁月和辉煌历史。金寨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2016年4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视察金寨时说:“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队员们无不为那段段红色故事所吸引和震撼。

“寻灯”团队寻访到了非遗项目——大别山民歌省级传承人余述凡先生和市级传承人王凤琴女士。他们向队员们详细介绍了大别山红色民歌的形成、历史、特点和传承等方面的情况,队员们得以进一步探访到了这一红色非遗的根脉;随后,在金寨县革命博物馆,两位传承人就每一块展区,分别演唱了对应的大别山红色民歌,引得周围听众拍手称赞;最后,队员们积极邀请两位老师教唱大别山红色民歌。老师们唱一句,队员们跟一句,队员们学会了唱《八月桂花遍地开》和《送哥当红军》等几首大别山红色民歌。旋律优美、情感细腻的红歌深深打动和激励了队员们和围观的游客,一度引发了热情高涨的共鸣大合唱。此外,该团队还走街串巷、调研了红歌在各地游客群体当中、在当地老百姓尤其是从老年人到小学生中的传承情况。

金寨革命博物馆的倪军馆长在将近两小时的访谈中,饱含感情地向安财“寻灯”队员们介绍了自己作为年轻一代的革命博物馆长的职责、规划、对传承的认识,以及对红色民歌在新时代传承的感悟和愿景。他的信念感、使命感和担当精神使各位队员深受感动,决心要沿着革命前辈的足迹继续前行,把红军精神和红色文化传承下去。

回到安徽财经大学后,为了更好将大别山红色民歌传递下去,“寻灯”团队充分利用学校和当地资源,向师生和市民发放问卷、采访调研、宣讲红歌精神、向学校师生和蚌埠市民传唱大别山红歌,进一步将大别山的红色文化和红歌精神传播开去,获得了大家的热烈响应和一致好评。受访的安徽财经大学学生处学生管理科副科长顾志永和蚌埠市音乐家协会主席、安财大学生艺术中心副主任赵义堃等认为:大别山红色民歌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人文历史和鲜明的地理特征。深厚的红色文化与地方音乐相融合的音乐特色能够深入内心,非常有艺术感染力。

传承好大别山红色民歌与当代青年的文化自信又有着紧密联系:当青年更好地结合时代、传承和发扬好红歌精神,他们能更加做好文化传播的使者,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寻灯”团队表示:在今后的生活中,会将大别山精神“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进、勇当前锋”和队员们实际行动相结合,努力争当新时代的“四有青年”。(本篇文章图片均由受访人提供)
时间:2023-07-18 作者:大学生家园 来源:大学生家园 关注:
社会实践报告推荐
  • 寻访非遗根脉  传承红歌精神——安徽财经大学“寻灯”
  • 新秾科技助安塞蔬菜走向高产
  • 7月18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新秾科技助农团赴陕西省安塞区招安镇枣湾大棚蔬菜产业园,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 07-18
  • 体验医疗器械的组装
  • 体验医疗器械的组装
  • 2023年20日,我去一家公司来完成我的暑期社会实践作业,我去的那一家公司是和我专业相关的公司
  • 07-18
  •  “广袤乡村现新貌,舒展小康新画卷”——钱厦村社会实
  • “寻访红色踪迹 助推乡村振兴”钱厦村张书记专访
  • 清洁街道 美丽城市
  • 以“科技之光”照亮多彩方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