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政文化中蕴含的HR元素
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曾对船政文化建设和遗产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高度评价船政的历史成就。为了探索船政文化中蕴含的HR元素,发挥船政文化优势,从中汲取到专业相关知识,福建农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挖掘红色经典文化中的HR元素实践队,于7月2日前往福州船政文化博物馆,借助福州地域历史优势,将福州船政红色文化与本专业相结合,探寻船政文化中的HR元素。
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展厅面积约4450平方米,设有“自强之道——船政历史文化陈列”和“闽都瑰宝——船政文化揽胜”两个基本陈列,从千年变局、船政诞生、船政教育、船政制造、船政海军和船政文化等六个方面,全面展示船政对中国社会近代化的积极影响及其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科学与爱国为重要标志的船政文化。
1866年,为了巩固海防,御侮图强,左宗棠、沈葆桢引进国外先进科学技术,在福州马尾设厂造船,创办船政学堂,培养人才。船政学堂是中国近代引进西方教育模式的第一所高等院校,它聘请英、法科技人员当教习,使用原版英、法文课本为教材,教学生造船、驾驶及管轮技术,培养了严复、陈季同、魏瀚、詹天佑、邓世昌等诸多英才,为中西方的文化交流、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以及中国近代海军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884年中法马江海战以及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船政英烈更是谱写了一首不畏强暴、不屈不挠的壮丽诗篇。
船政文化是船政历史人物在社会活动中创造的物质成就和政治、精神成果。传承至今,其中蕴含的管理学知识仍然适用。
(一)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组织基础之一,是使工作任务分解、组合和协调的框架体系。从船政文化博物馆中陈列的船政机构组织图可以发现,最高级别为船政大臣,下分四个部门(行政、生产、教育、军事部门),部门之下又设有其他级别。说明组织结构设计中遵循了分工协作、集权和分权、责权对等、统一指挥等原则。其中船政制造部门模仿西方船厂的组织架构,建立了完整的生产体系,其生产部门俗称“十三厂”,由办公所统一管理,下辖各“厂”“所”“院”“营”等单位,能够设计、建造近代化的舰船以及相关的工业产品,大到军舰、蒸汽机,小到缆绳、铁钉、耐火砖,船政都实现了国产化自造,不受制于人,是中国第一个完整的按照西方模式构成的现代工厂车间体系。这样的组织结构目标明确、精明高效,促进组织任务目标的实现。
(二)薪酬管理
有效的薪酬管理可以达到对员工的激励的效果,不仅有助于吸引和保留人才更能改善企业绩效,塑造良好企业文化。参观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我们可以发现在船政中人员薪水由三部分构成:基本薪酬、可变薪酬及间接薪酬。其中船政中各类生产人员的基本薪酬依职位划分从而确定工资标准,船政外国技术人员又以能力薪酬体系确定其基本薪酬。在可变薪酬中,船政将工时制作为薪酬计算的一种方法:先是确定夏季和春秋冬季完成工作的标准时间,一个工作日为一个工分,在此基础之上下班后加班至21:00一22:00,多计算0.5个工分;如加班至24:00,计算1个工分;如加班通宵,计算2个工分。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有助于学员不断提高自己的绩效水平,多为船政做贡献。此外,船政向欧洲派出首批留学生,提供患病医疗等费用。
(三)绩效管理
为了把员工的能力于组织的战略目标联系在一起,通过提高员工的个人绩效来提高企业整体绩效,从而实现组织战略目标。船政中学员设有考试制度,依所属部门考相关知识,设置不同时间不同考试作为绩效考核。并对考核结果做出反馈,进行赏罚。这样的制度,有利于促进学员能力的提升,从而发展船政的能力技术。
(四)培训与开发
为了学员使具备完成现在或未来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以改善学员的工作绩效,最终实现船政的整体绩效提升,根据不同学员,船政设立不同课程,其中涵盖了文科、理科、工科等多方面课程。此外,还派遣学员赴外留学,学习国外先进技术。这种方式,不仅提高了学员的知识技能水平,更能使学员感受到重视与关心,提高自身满意程度。
近年来,经过国家及地方政府的宣传推介,船政文化大放光芒。在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队员们进一步了解了中国近代船政发展历程,将其组织结构框架与现代类比,我们站在了时代巨人这一肩膀上,更能显示出当时中国船政发展的不易之处,更应钦佩于中国船政人 “船虽亡,旗还在”的铮铮铁骨和爱国精神。船政文化永存,船政精神不灭。
时间:2023-07-04 作者:林雅静 来源:中国船政文化城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