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古城”实践队实践报告

活动伊始,所有实践队员前往襄阳市博物馆,伴随着讲解员的讲述,队员们回顾了襄阳建城以来2800多年的历史。而襄阳城墙起建于汉初,屡经修缮,东南有仲宣楼,西北有夫人城,体现了明代的汉族建筑风格和规划思想,在2001年6月,襄阳古城墙作为明代古建筑,就被国务院列入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听完了讲解员的介绍后,队员对襄阳城墙有了初步的了解,于是小队决定前往昭明台与夫人城进行实地调研。“襄阳古城”实践队于上午10时许到达夫人城,并对其古迹进行了调研。小队发现各界对于夫人城的保护较好,且有明显的宣传介绍意识,同时对昭明台的保护也比较到位,有护栏进行隔离,并有博物馆人员定期养护。然而,在往返途中队员们看到了一些不好的现象,比如在一些不显眼的位置,有些城墙,城门年久失修,有一定破损,上面长满了青苔,有的城墙离垃圾桶过近,导致垃圾污渍蹭在古城墙上,不仅不美观,而且会加剧城墙的腐化。同时,在仿古一条街中,明显能感受到商业气息过重,且卫生打扫不及时,不彻底,过多的奶茶店,烧烤店使得空气中有很重的烟火气,油腻,并不能很好的展现出襄阳古城庄严的风貌。同时,队员们在街边采访了几位游客,大家也一致认为襄阳应对古城进行改造保护,把商业街搬迁至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较远的地方。同时要有更多的人力物力,对整个古城进行定期的养护和维修保护,不能做表面工程,不论在重点单位还是整个古城墙都应该面面俱到,保护好本地的文化自信,保护好属于襄阳的独一无二的古城遗迹。
    通过本次实践,实践队员都深切体会到:保护襄阳古城刻不容缓。同时,提高了每一位实践队员对于家乡,对于乡土的热爱之情,增加了队员们的乡土观念。作为大学生,不仅要记住家乡的乡愁,留住家乡的历史风貌,传播家乡的文化。当走向更高的舞台,更广阔的天空后,每一位成员更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文化,将中华文化融会贯通,从青年人的视角保护并传承她,树立中国人的文化自信,树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自信。
 
时间:2022-08-14 作者:蒋健坤 来源:大学生家园 关注:
社会实践报告推荐
  • 走进卢氏兴贤里,喜见脱贫新成就
  • 为深入了解卢氏县当地扶贫工作实施情况与成果,2022年8月9日,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青春走基层,深入乡村探振兴”——河南豫西调研团
  • 08-14
  • “襄阳古城”实践队实践报告
  • 为了解襄阳古城城墙保护情况,深化保护文物意识观念,建立文化自信,看见乡土,留住乡愁,记录本地历史,传播本地历史,发扬本地历史,
  • 08-14
  • 中南大学学子三下乡:走进衡阳耒阳,探究夕阳之问
  •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大学生职业规划暑期社会实践总结
  • 统筹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实践
  • 年年月月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自疫情发生以来,疫情防控这个词就被提上了日程。疫情的袭来,确实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08-13
  • 萤火微光点点 谱写假期风采
  • 萤火微光点点 谱写假期风采
  • 时而骄阳似火,时而大雨滂沱,七月的天总是这样喜怒无常,让人措手不及。蝉鸣阵阵,好像在诉说着什么。
  • 08-13
  • 见萤火之光长亮,与青春之梦齐飞
  • 夏日学习的浪漫伴随着萤火飘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