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狗儿会唱歌


第二天起来,阿贵看到周潭,热情得不得了,围着周潭打转。周潭心一狠,牵上阿贵,去了向老板的养狗场。

向老板不在,电话里,向老板让周潭把狗关在后院狗笼里,他回去就给它做割声带手术。周潭把阿贵关在狗笼里,临走时,特意从包里翻出来一根大大的火腿肠,给阿贵吃了。周潭抚摸着阿贵的狗头说:“阿贵啊,以后安安静静地待在香樟树下,就不会惹人嫌了。”

安顿好阿贵,周潭送奶奶去医院检查身体。路上,奶奶说自己身体比以前好多了,睡眠也恢复正常了。周潭问:“晚上睡觉,阿贵叫那么响,你没被吵醒过?”奶奶说:“梦里迷迷糊糊能听见狗叫,但没一会儿,又睡熟了。”

在医院排队的工夫,周潭遇见了王大爷,他带着鹤鹤来看病。周潭内疚地对鹤鹤说:“以后阿贵再也不会吵到你了,我今天已经让人把阿贵的声带割了。”

鹤鹤问:“那以后阿贵还会唱歌吗?”

周潭和王大爷听鹤鹤这样说,都感到好奇,就问鹤鹤:“阿贵会唱歌?”

鹤鹤回答说:“阿贵唱歌可好听了,我每晚都会起来听它唱歌。”

王大爷惊恐地摸着鹤鹤的脑门,说:“你这孩子,烧糊涂了?”

周潭惊讶地问鹤鹤:“那平时阿贵都唱什么呢?”

鹤鹤说:“它有时候会和青蛙比赛唱歌,有时候它给奶奶唱摇篮曲,有时候它想出去捉一只老母鸡,有时候它想主人了……”

两人都被鹤鹤的童言童语逗乐了,周潭拉着鹤鹤的小手问:“那昨天晚上,阿贵唱的是什么?”

鹤鹤摸摸脑袋,说:“昨天晚上它唱的是,看到主人回家了,它好高兴。”

听到这,周潭感到心头一热,鹤鹤说得没错呀,都说狗和四五岁小娃娃智力差不多,他们俩又经常在一块儿“聊天”,说不定,鹤鹤真能听懂阿贵在唱什么呢。

周潭心中一热,马上掏出手机打给向老板,可没打通。周潭跨上摩托车,向养狗场飞驰而去。到了养狗场,还是没见向老板。周潭去了后院,看到阿贵无精打采地趴在狗笼子里。周潭对阿贵说:“叫一下!”可阿贵张了张嘴,没有吱声。

周潭自责得不行,他想把阿贵牵回家,可阿贵有气无力,最后还是周潭给抱回家的。

当天晚上,周潭给阿贵喂食,阿贵没有吃,只看了周潭一眼,喝了几口清水。一定是割了声带,太痛。周潭心疼得不行,抱着阿贵,说了好几声“对不起”。

睡到半夜,周潭迷迷糊糊听到狗叫。周潭一开始以为是做梦,最后听清了,竟然真的是阿贵在叫。周潭立刻起床出去,抱着阿贵的狗头说:“阿贵阿贵,你还能‘唱歌’,太好了!”

第二天一早,向老板打来电话,问周潭是不是把狗牵走了,昨天他出去喝酒喝醉了,没来得及给它做手术。周潭赶忙说:“不做了,手术不做了!”

“你小子有病啊,一会儿要做,一会儿不要做的。”向老板骂骂咧咧地挂了电话。

周潭心里一阵后怕。这时,王大爷抱着鹤鹤出来,周潭看到他们,说:“王大爷,我明天打算回城上班了,把阿贵也带上,这样以后就不会吵到小鹤鹤睡觉了。”

谁知鹤鹤小嘴耷拉了下来,说:“那我再也听不到阿贵唱歌了。”

周潭笑了,问:“小鹤鹤,昨晚上阿贵唱了啥,你听到了吗?”

鹤鹤奶声奶气地说:“它唱的是,主人给它吃了一根过期的火腿肠,害它拉了一天肚子,唱歌都唱不过大青蛙啦!”
时间:2022-11-28 作者:大学生家园 来源:大学生家园 关注:
短篇小说推荐
  • 半夜狗儿会唱歌
  • 周潭和奶奶相依为命,他平时在村里种地,农闲时四处打打零工。今年,奶奶身体出了问题,整夜睡不着觉。
  • 11-28
  • 小偷的诡计
  • 故事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小张是个新警察,加入市反扒队有一阵子了,一直没“开张”,他心里火急火燎的。
  • 11-28
  • 取苹果
  • 取苹果
  •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六下午,阳光像打翻了的蜜罐一般,发出金灿灿、香甜甜的动人光晕。
  • 11-27
  • 人偶丈夫
  • 从前有一位叫娜迪娅的美丽姑娘,她就要十七岁了,可她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原来,在她的国家,凡是年满十七岁的少女必须嫁人。
  • 11-27
  • 藏宝之处
  • 張山是个盗墓贼,临终前对儿子说:“我年轻时掏过一个大墓,那里头全是稀世珍宝!我藏了最值钱的一个金镶白玉香炉。这一个东西,够你花
  • 11-27
  • 摘掉棉花顶芯
  • 明朝时,有个徐姓商人生意失败,只能回乡下种地为生。除了粮食,他还种了很多棉花。当时的棉花秧长得很高,产量很低。
  • 11-26
  • 妈妈的力量
  • 妈妈的力量
  • 那是一个大雨天。倾盆大雨中,一位年轻的妈妈像往常一样开车接上幼儿园的孩子回家。可谁知道,在经过一片地势较低的路段时,洪水一瞬间
  • 11-26
  • 从前的感觉
  • 妈妈给女儿打电话说:“这几年越发觉得自己老了,以前的保养品都没啥用了。”
  • 11-26
  • 高人一筹
  • 德莫特表面上是一个走南闯北的推销员,实际却是一名黑帮的金牌杀手,专门干夺人性命的勾当。
  • 11-25
  • 牛背村的驻京办
  • 潘笑和妻子巧珍是大学同学,毕业后两人都留在了北京工作。尽管这些年他们努力打拼、省吃俭用,可还是“望房兴叹”。
  • 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