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探寻聊斋文化,传承经典薪火
在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时代浪潮中,深入探寻传统文化瑰宝成为青年学子的重要使命。近日,外国语学院翰墨乡韵社会实践团队踏上了探寻聊斋文化之旅,走进了位于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的蒲松龄故居。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实地参观,深入了解蒲松龄的生平事迹与创作背景,挖掘聊斋文化的深刻内涵,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意识。
踏入蒲松龄故居,古朴的建筑风格与清幽的环境瞬间将实践队员带入了那个充满奇幻色彩的聊斋世界。故居内的院落布局规整,古朴的建筑错落有致,青石板路蜿蜒曲折,为整个故居增添了几分宁静与悠远。故居大门上悬挂的匾额,苍劲有力的“蒲松龄故居”五个大字,彰显着这里承载的厚重文化底蕴。实践队员满怀期待与敬畏,缓缓步入这承载着文学巨匠传奇一生的地方。
首先,实践队员来到了蒲松龄的书房——聊斋。这里陈设简单,一张书桌、一把椅子、几册书籍,正是在这样质朴的环境中,蒲松龄凭借着非凡的想象力和深厚的文学功底,创作出了脍炙人口的《聊斋志异》。书桌上摆放着笔墨纸砚,仿佛仍留存着当年蒲松龄奋笔疾书的痕迹,好似能看到蒲松龄挑灯夜战、奋笔疾书的身影,感受到他对文学创作的执着与热爱。

居内的陈列室里,展示着蒲松龄的手稿、著作版本、生活用具以及大量与他相关的历史资料。实践队员怀着崇敬的心情,仔细端详着每一件展品。手稿上的字迹虽已有些模糊,但依然能从中感受到蒲松龄严谨的创作态度和深厚的文学功底。不同版本的《聊斋志异》,从古朴的线装本到精美的现代印刷本,见证了这部经典著作在历史长河中的广泛传播与深远影响。他一生仕途坎坷,屡试不第,却始终没有放弃对文学的热爱与追求。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中,他深入民间,收集各种奇闻轶事,用手中的笔描绘出一个充满奇幻色彩又反映社会现实的聊斋世界。通过这些珍贵的文物和详实的介绍,实践队员对蒲松龄的生平有了更全面的了解,被蒲松龄坚韧不拔的精神和独特的创作才华所深深打动。

此次参观蒲松龄故居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实践队员们收获颇丰。大家不仅亲身感受到了聊斋文化的独特魅力,更深刻认识到了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活动结束后,实践队员们将以此次实践活动为契机,持续关注聊斋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同时,团队还将积极参与到当地的聊斋文化保护和传承工作中,为推动聊斋文化的创新性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对聊斋文化的探寻之旅,更是一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