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探秘课堂,科学引领成长 --河海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满天星”支教团带领学生在动手实验中体会科学奥妙

       为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河海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满天星”支教团近日在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宋集镇魏庄小学开展了一系列科学小实验课程。该课程旨在通过亲身实践,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实验过程中探索科学的奥秘,提升他们的科学素养和问题解决能力。这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动手操作和亲身体验的机会,更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往科学世界的大门,让他们在实验中发现,在发现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通过科学小实验,学生们不仅能够将书本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还能够激发无限的创造力和求知欲,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揭开虹吸之谜:水流的神奇力量
       赵心格老师带领五年级同学们进行了虹吸实验,只需要用一根吸管和两个纸杯进行一番简单的操作,水就能从一个纸杯自然流向另一个纸杯,这样的现象让孩子们惊叹不已。然后老师详细地为学生们讲解了虹吸现象运用到的科学原理,让孩子们了解了重力和大气压强的存在以及它们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最后每位同学都分到了相应的工具,开始自己动手实验,大部分同学也都成功验证了虹吸现象。课程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这种亲身体验的方式让他们对科学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将来也希望学到更多的科学知识。
 

缤纷彩虹雨,科学乐无限
        与此同时,江奕欣老师带四年级的同学们进行了彩虹雨实验。彩虹雨是利用液体密度差和液体混溶性的原理,模拟出彩虹效果的的实验。江老师与学生们一起,先在透明杯子中倒入足够量的食用油,再逐滴加入少量不同颜色的食用色素,每加一种颜色都要轻轻搅拌,另一个杯子中要装三分之二的清水,将混有色素的食用油缓缓倒入清水杯中,静置片刻,就会产生缤纷的彩虹雨现象。这场科学实验不仅充满了趣味性,还让同学们明白了例如密度,溶液等物理化学原理。更重要的是,这场实验带给了同学们科学独有的视觉震撼,让同学们充分领略了科学的美感。课后,实验效果不明显的同学还积极与老师探讨原因,分析错误步骤。
            
 
水果电池:奇妙电能,从果中来
        马靖老师和朱雨晴老师也分别在一二年级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水果电池实验活动,受支教团条件限制,老师用新鲜土豆代替水果,制作了简单的电池,最终使小灯泡发亮。在马老师和朱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以四个人为一组,进行电池的组装,将一端连接铜片,一端连接锌片的导线串联接入土豆中,保证电路两端留下两个鳄鱼夹,用铜片导线的鳄鱼夹夹住led灯的正极,芯片导线夹住负极,led灯就可以发出微弱的红光,在led灯点亮的瞬间,同学们发出了阵阵惊叹声。由于该实验是以小组方式进行,同学们不仅要在实验中体验电化学的魅力,还要懂得小组合作的重要性,只有每个人都做好自己的工作,遇到事情一起商量,才能得到正确的实验结果。
        河海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满天星”支教团将继续开展更多类似的科学实验活动,让学生们在实践中体验科学的乐趣,提升创新思维能力,在科学的世界里不断探索不断成长。
作者:马靖 来源:河海大学“满天星”支教团
时间:2024-08-02 关注: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 南阳承韵非遗童梦,公益织就文化新篇
  • 南京工程学院开展“弘扬传统文化,传承奋进力量”暑期
  • 塔里木大学暑期三下乡—爱心慰问至,老人温馨生
  • 赓续红色血脉,“法”耀人间烟火——广东工业大学 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