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得有人去擦星星,
他们看起来灰蒙蒙。
总得有人去擦星星,
因为那些八哥、海鸥和老鹰
都抱怨星星又旧又生锈,
想要个新的我们没有。
所以还是带上水桶和抹布,
总得有人去擦星星。
——[美]谢尔·希尔弗斯坦
《阁楼上的光》
满天星辰,交由你我守护
8月2日,支教活动的第一周已完美落下帷幕。经过一周在教学与生活上的相处,河海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满天星”支教团的各位“擦星星的人”们已逐渐与魏庄小学的孩子们熟络了起来,在这充满收获与感动的第一周中,共同编织了一段美好的回忆。
课堂精彩瞬间

体操课上,孩子们跟着老师的动作和口号,努力学习着武术操的动作。他们的动作虽然不够标准,但从他们的眼神认真而纯粹,仿佛能够穿透你的心灵,直击你的灵魂。
科学小实验的课堂上,孩子们化身成了一个个小小航海家,眼中闪烁着对探索未知的渴望,好奇地摆弄着眼前的实验器具,在科学知识的海洋中勇往直前。
在美术课上,孩子们认真地挥舞着手中的画笔,安静而沉浸,于自己的艺术世界中挥洒着童真的想象,培育出一个又一个稚嫩的艺术果实。
星光引梦,家访温暖同行
(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助力教育扶贫,并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河海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满天星”支教团于2024年7月25日前往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宋集镇魏庄小学,开展了为期两周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支教活动不仅体现了支教团成员对农村教育的积极支持,也是贯彻《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等文件精神的实际行动,旨在通过提升当地的教育水平,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农村的孩子们创造更优的教育环境,从而为乡村振兴贡献教育力量。)
在前一周的支教活动中,支教团成员注意到,在各个班级中均或多或少存在一些衣着简陋、内向自卑的学生。联系支教前期准备过程中对商丘宋集镇当地经济状况和教育状况的背景调查,结合魏庄小学校长提供的学生资料,我们了解到,这些学生大多是家境困难的留守儿童,有些甚至是失孤儿童。为进一步提升“家校共育”实效,拓宽育人途径,形成全方位育人的格局,深入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情况,在魏庄小学校长的牵头与带领下,支教团于8月2日开展了家访活动。
为了使家访活动能够顺利开展,支教团成员有针对各个学生拟订不同的家访方案,调查家庭背景,准备谈话提纲。2日下午,在当天的课程教学任务结束后,部分支教团成员跟随魏庄小学校长前往贫困学生家庭家访慰问。在蜿蜒的乡间小路间穿梭,支教团一行人先后前往3位同学家中进行家访,并为他们送上了牛奶、水果等慰问品。
在家访过程中,支教团成员们深入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与想象中一样,被家访的学生们家中并不宽敞,也不算整洁。但就是这样几间几乎可以说得上是破败的房子中,无不例外的都充满了生活的气息,让人一眼就能看出,生活在这样的房子里的人家一定非常热爱生活,非常认真地对待生活。对于支教团成员的来访,孩子们和家长们都十分热情:孩子们招呼老师们坐下,家长们给老师们洗水果吃。
支教团成员与家长们促膝长谈,和家长反馈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及平时表现,分享教育的心得体会;督促学生在家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参与家务劳动;提醒家长及时关注孩子身体及心理健康,鼓励家长们更多地关注孩子们的成长,与孩子们建立良好的沟通桥梁,共同为孩子们的未来而努力。同时支教团成员还结合当地的生活环境,从关心学生安全的角度出发,针对用水用电安全、交通安全、防拐卖安全教育、防溺水安全教育向家长提出相应要求,力求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校外学习生活环境。
家访结束,夜幕也已悄然降临。支教团成员走在田间的小路上,星光与月光交杂着,在头顶荡漾。通过本次家访,支教团成员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当地教育资源极其匮乏的现状,也感受到了家长和孩子们对接受优质教育的渴望,这再次激发了支教团成员对支教的积极性;同时,本次家访也为支教团成员了解教学成果,改进支教课堂提供了一个机会。希望在接下来的一周中,支教团成员能够再接再厉,提高教学效率,丰富学生生活。
愿满天星辰照亮你我前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