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人科学子三下乡:寻访故居,致敬先烈

       为落实红色文化保护政策,增强民众爱国主义意识,2024年7月10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爱国心·乡村行”教育实践团前往重庆市江津区李市镇两岔村开展以“寻访故居,致敬先烈”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团上午在两岔村干部带领下,前往漆鲁鱼故居及祠堂参观学习。在参观过程中,吕书记为队员介绍了漆鲁鱼乞讨寻党的感人事迹。吕书记讲到,在漆鲁鱼身无分文的情况下,艰辛跋涉千里,坎坷连连,历经三年,辗转多地,饱尝艰难困苦和曲折险阻,终于找到了党,表现了漆鲁鱼对党的一片赤诚之心。在当今社会,青年更需要坚定对党的信任,学习漆鲁鱼先生身上这种矢志不渝的精神。
(图为实践团队员前往漆鲁鱼故居 向薇 摄  )
       吕书记讲到,漆氏宗祠石门上刻有诗词,石门给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现在从中经过时仍能感受到漆鲁鱼前辈从小接收到的文化教育,正是生活中不经意间的文化洗礼,才使得漆鲁鱼前辈不惧千难万险也要寻党。
(图为漆氏宗祠 肖榆  摄)
       2024年7月10日下午,实践团前往漆南薰烈士墓开展扫墓、吊唁、悼念活动。漆南薰烈士牺牲在惨绝人寰的“三三一惨案中”,实践团通过扫墓活动以表达对漆南薰烈士的怀念之情。
(图为队员在打扫烈士陵园 秦克霞  摄 )
(图为队员向漆南薰烈士鞠躬以表怀念 秦克霞 摄 )
        本次实践活动给各位队员留下了深刻印象,从参观漆鲁鱼故居及祠堂到为漆南薰烈士打扫烈士陵园,队员们对于革命先辈的感怀之情愈发浓烈、对于革命事业的理解更加具体、对于美好未来的旅程更加从容。实践团将牢记革命烈士所具有的革命精神,传承与发扬江津区的红色文化,让爱国主义教育落地生根发芽。
作者:杜文卓 吴梦瑶 李湘 郑郁川 来源: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爱国心·乡村行”教育实践团
时间:2024-07-22 关注:
社会实践活动推荐
  • 播撒红色种子 传播红色基因
  • 播撒红色种子 传播红色基因
  • 7月12日下午,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爱国心·乡村行”教育实践团在李市镇少儿培训机构成功举办了一场以“以声传红色基因,心燃爱国之火”
  • 09-13
  • 缅怀革命先烈 筑牢爱国之情
  • 缅怀革命先烈 筑牢爱国之情
  • 7月10日下午,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爱国心·乡村行”教育实践团在庄严而肃穆的氛围中,前往漆南熏烈士墓,举办了一场意义深远的扫墓活动
  • 09-13
  • 浓浓爱国心,探访老兵志刚强
  • 浓浓爱国心,探访老兵志刚强
  • 7月11日下午,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爱国心·乡村行”教育实践团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来到老兵带爷爷家进行探访。此行旨在深入学习革命历
  • 09-13
  • 李市幼学堂,爱国情韵长;心田播深种,未来绽光芒
  • 照耀爱国心乡村行,共筑红色爱国情
  • 照耀爱国心乡村行,共筑红色爱国情
  • 为了深化爱国主义教育,提升公民责任意识,共筑社会和谐基石。7月13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爱国心·乡村行”教育实践团走进江津区李市
  • 09-13
  • 共话爱国之情,传承红色基因
  • 共话爱国之情,传承红色基因
  • 7月13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爱国心·乡村行”教育实践团深入江津区李市镇,与当地的居民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成员们跨越了不同的年龄层
  • 09-13
  • 宣传急救知识 筑牢安全生命线           ——新23项常
  • 拜访抗战老兵,寻忆红色故事
  • 拜访抗战老兵,寻忆红色故事
  • 7月11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爱国心·乡村行”教育实践团来到了江津区,拜访了一位抗战老兵。老兵虽已年迈,但精神矍铄,他的眼神中透
  • 09-13
  • 参观先烈故居 感悟爱国之情
  • 参观先烈故居 感悟爱国之情
  • 7月10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爱国心·乡村行”教育实践团一行来到了重庆市江津区李市镇两岔村,参观了革命先烈漆鲁鱼的故居。
  • 09-13
  • 学习肖林事迹,传承红色精神
  • 学习肖林事迹,传承红色精神
  • 7月10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爱国心·乡村行”教育实践团在两岔村村委会会议室举行了以“传承爱国主义精神,学习肖林同志优秀事迹”为
  • 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