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追“光”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地质科学家精神调研团赴湖北活动纪实

 我们都是追“光”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地质科学家精神调研团赴湖北活动纪实
为深入挖掘地质学家的家国情怀、师德风范、高尚情操,弘扬科学家精神,7月10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7名硕士研究生在前期访谈调研的基础上,跟随指导教师彭文峰和王舒琳,共同汇聚北京西站,乘车前往李四光的故乡湖北黄冈进行实地调研。
 
 
7月11日下午,实践团来到了团风县回龙山镇人民政府办公室,同团风县回龙山镇沙畈村党支部任保国书记进行访谈。任书记向实践团成员详细介绍了该村对传承弘扬李四光精神现状及前景规划。任保国书记提到,政府积极推动学习参观李四光纪念馆和故居组织化、常态化,并且持续推进同李四光研究协会及中国地质协会联系,通过开展跨区域、跨部门合作、不断扩大李四光精神影响力。在谈及李四光精神同基层工作时,任保国书记说“严谨求实”是李四光一以贯之的工作作风,也是广大基层工作的基本要求。新时代基层工作者要持续发挥李四光精神的凝聚力与感召力,结合当下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做到工作往下沉、研究向上走,勇做“追光人”。在发展前景上,任保国书记向实践团成员介绍未来要以李四光故居为主体,以李四光精神为纽带,以地质文化、红色文化、名人文化为依托,打造回龙“地质小镇”金字招牌的远景规划。
 

图为接受实践团访谈调研
 
随后,实践团来到陈谭秋故居及其生平事迹展览馆进行参观。通过观看一件件珍贵的历史文物,一幅幅峥嵘的历史图片,实践团成员走进陈谭秋短暂而又辉煌的一生。他是追求真理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是群众运动的组织领导者,是推动党的建设和发展的践行者,是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推动者,是党的纪律和原则的恪守者。在民族危亡面前,他始终战争革命斗争前沿,以责任、信念、奋斗和牺牲,谱写了一首壮丽的人生赞歌。7月12日,实践团来到武汉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参观并查阅资料。李四光高度重视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工作,曾亲自筹划武汉大学的选址和建设,以及中国地质大学的建立和发展,是我国现代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参与者,为我国地质人才的接续做出突出贡献。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陈谭秋生平事迹展览馆
 
 
至此,实践团在湖北的访谈调研全部结束。在黄冈之行中,实践团成员不仅感受李四光先生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求实创新的科学作风、言传身教的师表风范、奋斗不息的奉献精神,更在回首先烈的革命历程中,坚定了坚守信念的政治本色、胸怀全局的革命信仰、勇当前锋的革命意志。随后,实践团将在此基础上,就如何传承弘扬地质科学家精神进行深入分析挖掘,激励更多新时代青年学子牢记使命、砥砺前行。
 
                                                                                                                                              文:史江欣
                                                                                                                                              图:母安妮 祖拉阿娅提·买吾拉木
 
时间:2023-09-09 作者: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精神实践团 来源:大学生家园 关注:
社会实践报告推荐
  • 感受自然博物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旅
  •  河南工业大学社会实践基地挂牌仪式在巴吉村隆重
  • 走进自然博物馆,领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
  • 全面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的
  • 合作繁荣:河南工业大学与西藏林芝市巴宜区双拥路社区
  • 乡村振兴、民族团结之旅——河南工业大学社会实践团队
  • 穿越天路,格桑花绽放壮丽仙境
  • 穿越天路,格桑花绽放壮丽仙境
  • 本网林芝7月4日电(通讯员 杨子译 李远宏)“坐上列车赴拉萨,追寻布达拉的神奇,追赏格桑花的绝美,盛放在雪山下。”这首美妙的歌曲在
  • 09-09
  • 土木工程学院与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巴宜区“红旗颂”研学
  • 聚焦乡村振兴:民族团结融合,永久村焕发新生力
  • 河南工业大学建筑学院与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巴宜区嘎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