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二男生对“同居”的理解

 “在虚拟社区里可以完全不必受任何社会道德的约束,可以同时有几个同居密友,很轻松。我们很多同学都有这样的生活”一位有四个月“同居”经验的大二男生对于此这样解释。

据了解,大学生门玩的所谓“心灵同居”是指网络虚拟同居,即两个没见过面的网友,根据网上提供的资料相处、恋爱、同居。这种虚拟的网络虚拟同居被披上“心灵同居”的外衣,在高校中日渐风行。

小陈是南京某高校法律专业大三学生,他对记者介绍说,自己有一位“同居”快一年的女友。两人是偶然在网络上认识的,开始因比较谈得来就一直保持联络,后来渐渐熟络就谈起了恋爱。恋爱后不久就“同居”了。小陈介绍说,女友是学艺术设计的,常常将自己设计的“家”发过来给他看,还要他参考怎么布置新“家”,两人常常会因为书房或其他的一处布置争论不休,换来换去、乐此不疲。问到将来,小陈坦言两人都没考虑过,至于是否相爱自己都不清楚,只是两人这样相互倾诉已成了一种生活习惯。平时生活两人没任何关系,周末在网络上两人就俨然是同居良久的恋人了。

另一位会计专业大四的王同学的话更是耐人寻味,“没房子、没女朋友,就业压力又那么大,真的不行,只好找个假的来安慰自己了。而且还能同时和几个女友交往,这是现实生活所不允许的。”

南师大社会学系徐翔教授认为,这类生活是基于当今网络文化的产物。对网络信任是网络文化特性决定的的,网络具备平等性、匿名性等大学生追求的理想生活方式的特性,切合现在社会表达感情方式。这类情感在社会学领域被称呼为后现代情感。美国社会学家罗宾科恩、保罗肯尼迪在《全球社会学》一书中首先提出这一概念,这类情感特性是真实情感的流露、情感表达方式的匿名性等。徐教授概括说,这些看似荒谬现象其实都是可以理解的社会必然现象。学生中更多出现类似情感与学生交往面狭窄、对周围人不信任有关。但过分以来网络虚拟文化容易扭曲人格,网络生活方式非理性。解决这些问题,学生可适当扩大交往面;培养自己的竞争型心理素质;多与自己信任的人交流等等。
时间:2020-04-02 作者:大学生家园 来源:大学生家园 关注:
大学生心理推荐
  • 请不要再在意别人的看法
  • 我以前也是一个十分在意别人看法的人,当别人对我说:内向的人不好,没有前途。我就会认为:恩,是呀,我的性格就内向,怎么办呀。当
  • 04-03
  • 文化缺位致大学生精神的失落
  • 有知识有文化有理性,有理想有道德讲诚信,这应该是“天之骄子”大学生的精神实质与本来面貌。可是在当下的大学校园,这种
  • 04-03
  • 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令人担忧
  • 从现代心理学角度分析,目前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令人担忧。最近几次心理健康调查表明,大学生已成为心理弱势群体,心理处于不健康或亚健
  • 04-03
  • 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试题
  • 对以下40道题,如果感到“经常是”,划√号;“偶尔”是,划△号;“完全没有”,划×号。
  • 04-03
  • 毕业生如何选择第一份职业
  • (一)发现自已的内在需求

    美国杜邦公司副总裁卡尔夫说:“在我看来,世界上最大的悲剧莫过于有太多的年轻人从来没有发现自己
  • 04-03
  • 大学生身心健康状况问卷
  • 以下问题是为了你的健康状况并为了你的身心健康而设计的调查。请你按题号顺序阅读,在最近一年中你常常感到或体验到的项目上做&ldquo
  • 04-03
  • 大学生心理素质普遍存在的问题
  • 随着市场经济所带来的一系列深刻的社会变革,给大学生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心理压力,也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大学生
  • 04-03
  •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 近年来,随着高校一些触目惊心的“校园事件”的发生,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越来越成为学校、社会和家长所关注的焦点。加强大
  • 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