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比心过重 孩子容易自卑

 家长不应该决定孩子的一切事情

由于孩子还小,家长觉得孩子的思想还不成熟,往往替孩子决定一切。这样做其实是很不好的。强行决定孩子的所有事情,不征求孩子的意见,让孩子没有了民主的意识,会觉得强权战胜一切。这样会对孩子的人生观产生很严重的后果。

不要让孩子看到大人对人性的冷漠

当大人们为了抚养父母与兄弟们面红耳赤,为了遗产与姐妹变成仇人,对质公堂。自己的孩子也在惶恐的疑惑的看着大人们在表演。当父母在外面看到的不平事,却不肯多言多管,还教育孩子别多管闲事,可否知道这对孩子的成长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孩子跟着大人的做法在潜移默化的改变,慢慢改变了自己,变得冷漠,自私自利,不关心他人。可否是大人想要看到的。

不让孩子接触新鲜的事物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危险也是并存的,有些家长们怕孩子遇到危险,不去教导孩子怎么避免危险和怎么处理危险,而是不解释,不让孩子接触新鲜的危险的事物,殊不知不接触一点点危险的孩子怎么能成长。应该正确的教导孩子知道危险的意识,才能让孩子更好的成长。

不要对孩子说谎

觉得对孩子说谎有些也许是善意的,可是无论是善意的谎言,还是恶意的对孩子都是谎言。长此以往会让孩子觉得谎言也许可以不挨骂,不挨打,是一种正常的行为。

家长不遵守法规功德对孩子的危害

小孩子在老师的教育下,很会遵守一些法律的规则,如过马路不闯红灯,骑自行车也会在自行车车道内行驶。可是如果大人们上街,如果胡乱的闯红灯,不走人行横道,翻栏杆、横穿马路等。这样会让孩子觉得法制法规在执行法规者看不见的时候,可以肆意的践踏,后果很严重。

小事能磨掉孩子善良的心

在学校的时候,同学需要帮助的时候,家长教育孩子不要多管闲事。在救济失学儿童学校组织需要捐款的时候,有的父母会问捐多少,是不是自愿的,自愿的就不要捐了。当孩子觉得受了委屈,和父母说的时候,家长教育孩子应该去欺负回来的时候,其实这是在一点点的磨掉孩子善良的本性。

没有公德心,不爱护花草

家长们在带着孩子去公园游玩的时候,孩子多动攀枝摘花,家长们却很赞扬孩子。地上有垃圾,孩子要扔到垃圾箱里,家长们却说不用管,这样久而久之却让孩子在公共场所养成了不良习惯。

机械性的学习,让孩子没有了创造的思维

现在的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家长们安排的学习,双重压力下,已经没有时间去自己创新思考,和对新奇的事物探索性了。而一旦孩子的提问超出了父母的知识量,有的父母会很不耐心的应付了事,或者说长大了就懂了这一类的话。这会让孩子慢慢的变成不会思考不想提问的人。
攀比心过重,孩子容易自卑

家长们不要用孩子的短处去和别的孩子的长处相比,长时间如此会让孩子产生自卑和嫉妒的心理,让孩子从小不能正确、客观的认识他人与自己的优势与不足。

竞争产生的不正当压力

家长们由于工作的压力很大,或者竞争的失败,总是会各种理来辱骂对手,或者说这个社会的各种不公平。这样在家里长时间的说一些负面的信息,会让孩子幼小的心理产生负面的心理,也会让孩子没有步入社会之前就对社会产生了恐惧心态和敌意的心理。

上述影响孩子成长的禁忌如果不加以规避,会对孩子的价值观、人生观产生负面的引导。家长们的一言一行都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正面的榜样,在教育孩子时,也应注意教育方式是否正确合理。
 
时间:2020-03-23 作者:大学生家园 来源:大学生家园 关注:
大学生心理推荐
  • 请不要再在意别人的看法
  • 我以前也是一个十分在意别人看法的人,当别人对我说:内向的人不好,没有前途。我就会认为:恩,是呀,我的性格就内向,怎么办呀。当
  • 04-03
  • 文化缺位致大学生精神的失落
  • 有知识有文化有理性,有理想有道德讲诚信,这应该是“天之骄子”大学生的精神实质与本来面貌。可是在当下的大学校园,这种
  • 04-03
  • 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令人担忧
  • 从现代心理学角度分析,目前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令人担忧。最近几次心理健康调查表明,大学生已成为心理弱势群体,心理处于不健康或亚健
  • 04-03
  • 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试题
  • 对以下40道题,如果感到“经常是”,划√号;“偶尔”是,划△号;“完全没有”,划×号。
  • 04-03
  • 毕业生如何选择第一份职业
  • (一)发现自已的内在需求

    美国杜邦公司副总裁卡尔夫说:“在我看来,世界上最大的悲剧莫过于有太多的年轻人从来没有发现自己
  • 04-03
  • 大学生身心健康状况问卷
  • 以下问题是为了你的健康状况并为了你的身心健康而设计的调查。请你按题号顺序阅读,在最近一年中你常常感到或体验到的项目上做&ldquo
  • 04-03
  • 大学生心理素质普遍存在的问题
  • 随着市场经济所带来的一系列深刻的社会变革,给大学生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心理压力,也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大学生
  • 04-03
  •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 近年来,随着高校一些触目惊心的“校园事件”的发生,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越来越成为学校、社会和家长所关注的焦点。加强大
  • 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