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后易发抑郁和焦虑情绪

 根据研究显示,高考完之后的心理疾病问题一点也比考前少。高考之后的两周是心理和身体问题爆发的高峰期。在高考之后,对未知成绩的焦灼和未来生活的迷茫,很容易引发抑郁和焦虑情绪。

考后现象

现象1.

高考后,学生也像工作繁忙的业务员一样,日程都被饭局和聚会排满。父母也觉得孩子受了好大一场罪,每日饭菜都是大鱼大肉。一些考生认为,高考后苦日子总算熬到了头,所以毫无节制地吃喝玩乐,甚至暴饮暴食,日夜颠倒地上网玩游戏,生活规律全部乱套。这种玩法实质含有一种宣泄的情绪,会导致忽略安全问题,出现一些安全事故。他举例,以前有个学生被高校推优提前录取,本可不用参加高考,但该学生还是参加了高考,成绩也不错,考完后去野三坡游玩,不幸从山上摔了下去。

建议:

父母要抽出时间关注孩子的日常起居,合理安排膳食,还要鼓励孩子多进行体育锻炼,如爬山、跑步、游泳、各种球类运动等。考生高考后保持正常睡眠量,依照平日生活饮食规律即可。在过度紧张后突然极度放松,通过喝酒、上网打游戏等方式宣泄压力是最不可取的。

高考结束后,父母也有松口气的感觉,有些人甚至对孩子放任自流。这种态度会在一定程度上促使考后心理问题产生。因此,父母要提高警惕,注意观察孩子的行为举止,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变化,并做出正确的引导。

现象2:

高考完之后,学生都会在第一时间内估好分数,有些学生成日心神不定,担心分数出来和预估不同,分数出来前一天就失眠不安。

建议:

高考结束后选择一些平时感兴趣的事去做,可以参加一些健康、安全的团体活动,在互动娱乐中释放压力。

考试结束后,父母的态度对考生心态的影响相当大,有时甚至远远大于成绩本身。所以,父母也要适时调整心态,充分发挥“避风港”的作用,增加陪伴孩子的时间。如果孩子没有发挥好,父母要鼓励孩子把烦恼和痛苦说出来,不要再责怪他,要理智引导孩子把注意力转离高考,再鼓励孩子对未来做出选择、安排。

现象3

在高考后,学生每天都是混沌状态,生活基本上是四点一线,上网、电视、吃喝和睡觉。
建议:

高考之后学生心理出现“真空状态”考生高考结束后,可适当延续一段时间备考时的生活作息,对未来的生活展开“设想”,甚至可以提前做一些功课,如详细了解目标学校的各方面情况,还可以选择一些学习的内容,如考驾照、学习口语这些实用技能。这不仅能让考生平稳度过这段日子,更可为今后学习、生活打下基础。

高考后,父母最好不要再过多代替孩子打理他们的日常生活,要给他们创造一些机会去参与各种各样的劳动。父母也可以带孩子外出旅游,或在确认安全的情况下允许孩子们结伴外出散心。
时间:2020-03-22 作者:大学生家园 来源:大学生家园 关注:
大学生心理推荐
  • 请不要再在意别人的看法
  • 我以前也是一个十分在意别人看法的人,当别人对我说:内向的人不好,没有前途。我就会认为:恩,是呀,我的性格就内向,怎么办呀。当
  • 04-03
  • 文化缺位致大学生精神的失落
  • 有知识有文化有理性,有理想有道德讲诚信,这应该是“天之骄子”大学生的精神实质与本来面貌。可是在当下的大学校园,这种
  • 04-03
  • 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令人担忧
  • 从现代心理学角度分析,目前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令人担忧。最近几次心理健康调查表明,大学生已成为心理弱势群体,心理处于不健康或亚健
  • 04-03
  • 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试题
  • 对以下40道题,如果感到“经常是”,划√号;“偶尔”是,划△号;“完全没有”,划×号。
  • 04-03
  • 毕业生如何选择第一份职业
  • (一)发现自已的内在需求

    美国杜邦公司副总裁卡尔夫说:“在我看来,世界上最大的悲剧莫过于有太多的年轻人从来没有发现自己
  • 04-03
  • 大学生身心健康状况问卷
  • 以下问题是为了你的健康状况并为了你的身心健康而设计的调查。请你按题号顺序阅读,在最近一年中你常常感到或体验到的项目上做&ldquo
  • 04-03
  • 大学生心理素质普遍存在的问题
  • 随着市场经济所带来的一系列深刻的社会变革,给大学生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心理压力,也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大学生
  • 04-03
  •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 近年来,随着高校一些触目惊心的“校园事件”的发生,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越来越成为学校、社会和家长所关注的焦点。加强大
  • 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