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能让人的心灵变得坚强?

 随着我们学到的知识愈来愈多,眼界愈来愈开阔,似乎愈来愈聪明,可是所作所为却让自己愈来愈寂寞、痛苦、不快乐。很多人会说,这都是因为生活物质条件丰富了,什么也不缺,没事可干导致精神空虚。有人则认为,就是心灵空虚,很多人才会信仰宗教,甚至会说宗教是精神鸦片。

十九世纪时的鸦片是一种镇痛剂,是让病人暂时消除病痛的药品,但现在使用毒品的人,只是为了身体或心理上短暂的愉悦,用来追求精神上的刺激,自伤也伤人。同一种物品,因为使用时的不同动机和方式,而带来截然不同的结果。就像菜刀是好物还是坏物?如果用菜刀切菜做饭就是好工具,拿来砍人就变成凶器了。宗教也一样,很多宗教本身没有问题,但是被人利用,就会出现问题。

如果把大寺庙当成百货公司、小寺庙当成分店来经营,这种做法不是传播佛法,而是被一些人利用,成为敛财的工具了。这时候,宗教就变成鸦片,甚至比鸦片还恶劣。

鸦片变成毒品,是人的问题,不是鸦片的问题。制作鸦片的罂粟,所开的花很美,与荷兰的郁金香特别像。我曾经在泰国金三角停留过一段时间,看到满山遍野全是罂粟花,特别漂亮,如同到了极乐世界。从罂粟乳白色的浆汁提炼出来的,其实是药。现在我们讲的一些毒品,对很多癌症末期的患者来讲,是可以帮助他们减少痛苦的药。应用得好,就是良药,如果运用到负面就变成毒药了,药和毒两者就是一体的两面,完全要看如何运用它们。

为什么全世界幸福指数高的地区,往往不是那些经济最发达、最富有的国家呢?就是因为不重视信仰的力量。挪威、荷兰等北欧国家在这方面就做得非常好,对宗教信仰和经济发展同样重视。它们一方面有良好的宗教信仰,作为整个民族的精神底蕴,一方面经济也很发达,可以提供良好的社会福利制度。

早期在有些佛教兴盛的地方也是如此,能兼顾心灵信仰与经济生活,是最两全其美的,人们的幸福感会很高。但如果只有经济高度发展,却忽略内心世界的平衡,人们就无法体会到幸福感。我们用二战后的德国和日本做个对比,就不难发现,德国人首先反省到自己放弃了上帝、放弃了信仰的严重错误,于是立刻着手改变,回归信仰,然后再开始发展经济。而日本,还是坚持固有的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的思想,以此来推动经济,但人们的心灵没有得到适当的安顿,结果是经济虽然发达了,却成为全世界自杀率最高、最不快乐的民族。

宗教能让人的心灵变得坚强,没有宗教信仰的人是很脆弱的。我每个星期都会收到许多要跳楼、喝农药、上吊的简讯,原因是什么?就是因为没有宗教信仰,一旦遇到挫折困难又无法面对解决,在手足无措时脑子里就只有一个办法—「自杀」,以为逃避就可以解决问题,但这完全是错误的想法,只会带来更多的痛苦和问题。

其实,只要活着就有希望。有宗教信仰的人一定不会做这样的事,除非是信了邪教,把自杀当成一种修行,才有可能。另一方面,我们的骨子里是没有安全感的,比如很多大人很喜欢玩小时候的玩具,因为那种熟悉的味道,会让人有安全感。虽然我们天生就缺乏安全感,但也是因为没有信仰才无法让心灵变得更坚强。

我们离开西藏到世界各地传教,也会遇到各种困难与挫折。语言不通是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因为我小时候只上过四年藏区的小学,老师也是藏族人,讲的是四川方言夹杂着藏语的口音,汉语讲得都不是很好。我们到了陌生的环境,在面对各种改变时虽然会有恐惧感,但一直有个坚定的意念支撑着,就是信仰。每当感受到强烈的恐惧时,我就虔诚地向佛菩萨祈祷,希望佛菩萨给予我们力量。慢慢就会发现,每当祈祷的时候,所有的恐惧感很快就会消失,内心能迅速恢复平静。

真正的信仰,是永恒的财富。我们必须学会一种让生命快乐的方法,但这种方法,在世间学问里是找不到的。佛陀和所有的祖师大德们,都是在拥有过财富、权力以后,发现那些都无法带来快乐。因为能给心灵带来长久快乐的,只有信仰,而不是外在的财富。

如果只有经济高度发展,却忽略内心世界的平衡,人们就无法体会到幸福感。能给心灵带来长久快乐的,只有信仰,而不是外在的财富。
时间:2020-03-11 作者:大学生家园 来源:大学生家园 关注:
大学生心理推荐
  • 请不要再在意别人的看法
  • 我以前也是一个十分在意别人看法的人,当别人对我说:内向的人不好,没有前途。我就会认为:恩,是呀,我的性格就内向,怎么办呀。当
  • 04-03
  • 文化缺位致大学生精神的失落
  • 有知识有文化有理性,有理想有道德讲诚信,这应该是“天之骄子”大学生的精神实质与本来面貌。可是在当下的大学校园,这种
  • 04-03
  • 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令人担忧
  • 从现代心理学角度分析,目前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令人担忧。最近几次心理健康调查表明,大学生已成为心理弱势群体,心理处于不健康或亚健
  • 04-03
  • 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试题
  • 对以下40道题,如果感到“经常是”,划√号;“偶尔”是,划△号;“完全没有”,划×号。
  • 04-03
  • 毕业生如何选择第一份职业
  • (一)发现自已的内在需求

    美国杜邦公司副总裁卡尔夫说:“在我看来,世界上最大的悲剧莫过于有太多的年轻人从来没有发现自己
  • 04-03
  • 大学生身心健康状况问卷
  • 以下问题是为了你的健康状况并为了你的身心健康而设计的调查。请你按题号顺序阅读,在最近一年中你常常感到或体验到的项目上做&ldquo
  • 04-03
  • 大学生心理素质普遍存在的问题
  • 随着市场经济所带来的一系列深刻的社会变革,给大学生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心理压力,也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大学生
  • 04-03
  •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 近年来,随着高校一些触目惊心的“校园事件”的发生,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越来越成为学校、社会和家长所关注的焦点。加强大
  • 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