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们唠叨不等于爱

 父母们唠叨的原因,通常有以下三种:让孩子变得更好、不使用暴力、纾解压力。其中,最重要的理由是「让孩子变得更好」,唠叨是出于对孩子的「爱」,假如不是因为关心,也就不必唠叨。

第二个原因则是可以「不使用暴力」。父母在体罚孩子之前先唠叨,假如孩子还是不听话,才会动用棍子。此外,「唠叨」也是让父母或老师不需使用体罚,也能轻易得到教育效果的方法。

然而,「消除压力」这个理由,也许会令你疑惑。父母一定会认为「我怎么可能会为了纾解压力而唠叨呢?」实际询问家长们,他们多半会义正严词地回答:「我从来没有因为这种理由而对孩子唠叨。」然而,这是因为他们不了解事实,即使知道也会否认,爱唠叨的父母通常都是因为第三个理由。

仔细观察某些老师,偶尔也会看见他们对孩子发脾气来纾解压力。当然,这些老师并不是故意的,而是在不知不觉中表现出这样的行为;就连接受过专业教育训练的老师都会犯这种错,更别说是父母了。

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其实,这是出自人类的本性。所有的动物在征服比自己弱的对象时,都会得到快感,被自己征服之后,对方就会采取「服从」的行为;人类也是一样,只要体验过一次这种征服的快感,就很难克制自己,因此,爱唠叨的父母中,很多人都是自制力不足。

「唠叨」不等于爱而是父母无意识的情绪发泄

父母生气、唠叨,都会让孩子畏惧;当父母看到孩子害怕的模样,感受到快感、进而消除压力;换句话说,就是对孩子发泄。但是,父母通常不会意识到自己的心态,还误以为自己只是单纯的希望孩子更好,所以才会唠叨;他们甚至会认为自己唠叨的行为,比体罚孩子更有人性。最后,他们认定自己是为了孩子好,才会一直唠叨。

此外,在爱唠叨的父母眼中,他们觉得身边还有比自己更爱唠叨的父母,认为自己比他们好一点,对此感到安慰;还有人会认为「不唠叨的父母,就是不关心孩子」。然而,「唠叨」会让人上瘾,当父母的压力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对孩子唠叨,借此纾解压力。父母为了消除自己的压力,会不停的唠叨;但是到达这种状态时,父母就会无法停止唠叨。结果,父母的行为影响了子女,孩子会无意识地学习父母的语气、表情、走路方式等。

请各位回想一下,小时候是否常在父母唠叨的环境下成长呢?倘若是,就要更加小心。常听唠叨长大的父母,多半也会变得很爱碎碎念;虽然自己非常讨厌别人唠叨,但是却常做出对孩子唠叨的矛盾行为。经历过家暴的孩子,即使非常厌恶暴力,长大成人后却也有相当高的比例会对家人施暴,都是相同的道理。

另外,还有少数父母,会利用唠叨来和孩子对话,或是想和孩子变得更亲密,这是因为他们对孩子的认知错误,我建议这些父母直接向专家咨询,否则情况只会更槽。
时间:2020-03-07 作者:大学生家园 来源:大学生家园 关注:
大学生心理推荐
  • 请不要再在意别人的看法
  • 我以前也是一个十分在意别人看法的人,当别人对我说:内向的人不好,没有前途。我就会认为:恩,是呀,我的性格就内向,怎么办呀。当
  • 04-03
  • 文化缺位致大学生精神的失落
  • 有知识有文化有理性,有理想有道德讲诚信,这应该是“天之骄子”大学生的精神实质与本来面貌。可是在当下的大学校园,这种
  • 04-03
  • 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令人担忧
  • 从现代心理学角度分析,目前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令人担忧。最近几次心理健康调查表明,大学生已成为心理弱势群体,心理处于不健康或亚健
  • 04-03
  • 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试题
  • 对以下40道题,如果感到“经常是”,划√号;“偶尔”是,划△号;“完全没有”,划×号。
  • 04-03
  • 毕业生如何选择第一份职业
  • (一)发现自已的内在需求

    美国杜邦公司副总裁卡尔夫说:“在我看来,世界上最大的悲剧莫过于有太多的年轻人从来没有发现自己
  • 04-03
  • 大学生身心健康状况问卷
  • 以下问题是为了你的健康状况并为了你的身心健康而设计的调查。请你按题号顺序阅读,在最近一年中你常常感到或体验到的项目上做&ldquo
  • 04-03
  • 大学生心理素质普遍存在的问题
  • 随着市场经济所带来的一系列深刻的社会变革,给大学生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心理压力,也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大学生
  • 04-03
  •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 近年来,随着高校一些触目惊心的“校园事件”的发生,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越来越成为学校、社会和家长所关注的焦点。加强大
  • 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