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重大创伤难免生负面情绪

 台湾近年来的天灾人祸不断,从五年前莫拉克台风的侵袭重创南台湾及花东地区,造成50年来最大的水患,至近期澎湖空难、高雄气爆等事件,让灾民家园残破、亲人生离死别,生理及心理上都遭受极大的创伤,面对未可知的家园重建,我们大家应慷慨捐输,在物资上尽速救助灾民脱困,而在心理上更需要正确纾解,以抚平创痛,以正向迎接未来光明的人生道路。

遇到重大创伤,难免会产生怨天尤人、悲恸难平的负面情绪,灾民们个个无语问苍天,何以天地不仁?为解决这时候的负面情绪,立即转变为积极乐观的正向思考,其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我们可以努力导正到倾向于「建设性负面思考」,对处理灾后创伤,将是非常重要的课题。

了解两种型态的负面思考在生活中以及临床上,我曾经接触到不少容易有负面思考的人,经过细心观察,发现因应负面思考的不同,又可分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型,以及「自我损耗」型。

「先天下之忧而忧」型常专注于利用「负面思考」来解决焦虑,善于规划,并逐渐将规划执行于实际步骤之中。在临床上,当这类型个案求助于精神科医师时,会配合他的个别性给予一些「放松心情」的减焦药物,常会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故此类患者对精神科医师的依赖程度较低,且更能获得正面功效。

属于「自我损耗」型的人,则较专注于「负面思考」后的「负面情绪」之上,可发现他们将大多数能量消耗在处理「负面情绪」:这些人常会主诉焦虑、失眠与郁卒,进一步会谈评估,几乎每一位个案其实潜藏在脑海里中的暗流是一直「否定自己、深怕失败」的忧郁情绪。正因为「自我耗损」型的人将大部分的心灵能量用来安抚「糟糕的情绪」,试图要找出「最完美」的应对方法,反而无法将这些重要的心力资源分配、投资在有意义的「规划与执行」过程,因而极易掉入一再挫败的恶性循环中。

寻求专业医疗协助很重要,此次遭逢空难、气爆伤害的民众,其实也会陷入上述两种型态之中,因此亲友们应多注意受到创伤的人日常生活的反应,如需专业医疗上的协助,应该尽速就医。

按照现代脑科学的研究,「自我耗损」型的人面对一波波外在人事物压力时,不仅要用适当的抗忧郁剂、减焦药、以及助眠药调整身心体质,更需要进行「思路革命」,建立「具建设性」的负面思考习惯。遇到天灾人祸,「身心压力」已是你我无法避免、必须认真面对的现代重要课题。著名的心理学家潘那贝克博士也提出「建设性负面情绪」的观念。他在一项实验中显示,让悲观性格的人用适合他们个性的「建设性方式」去解决问题,比强迫他们采取乐观性格者的思考方式,反而更为有效。在实验中,将悲观性格的人分成3组,要求各组射飞镖,并分以3种方式进行暖身。

第1种是用别的事让自己放轻松,根本不去想这件事。

第2种相信自己会射的很好。

第3种是想像自己会射的很差,然后思考各种因应之道。

结果采取第3种方式的人表现最好,而采取「船到桥头自然直」的第1种方式的人表现最差。因而,他们认为「负面思考」能够帮助人们为最坏的情况预作准备,反而会有最好的成绩表现。

专业的建议上伤心人站起来,乐观的人总认为「还有1小时可以使用」,悲观的人总认为「只剩1小时可以使用」。但是过度乐观的人,极易因为「误以为能掌握一切」、「不切实际的乐观」以及「过于正面的自我评价」而常导致「阴沟里翻船」。所以,能适当的将悲观态度转为「有步骤性的未雨绸缪」,反常是迈向成功的务实态度与做法。

面对这些灾害所造成的创伤,有以下建议:

1、过度乐观不比建设性悲观好。

2、面对生活中的压力与挑战,应掌握养成「建设性」的思考习性,临事而惧、好谋而成,分析出压力源;控制环境及改变自己的想法态度;多培养好习惯、生活规律、多运动。

3、察觉自己若是因情绪困扰,无法将自己的心力专注于规划步骤确实执行时,应该找专家协助。

而目前的研究显示,适当的药物、搭配心理治疗,能让负面想法发挥正面功能,这是将自己从悲伤的谷底翻转,脱胎换骨的好方法,也才能真正远离创伤带给人们的伤害。
时间:2020-03-07 作者:大学生家园 来源:大学生家园 关注:
大学生心理推荐
  • 请不要再在意别人的看法
  • 我以前也是一个十分在意别人看法的人,当别人对我说:内向的人不好,没有前途。我就会认为:恩,是呀,我的性格就内向,怎么办呀。当
  • 04-03
  • 文化缺位致大学生精神的失落
  • 有知识有文化有理性,有理想有道德讲诚信,这应该是“天之骄子”大学生的精神实质与本来面貌。可是在当下的大学校园,这种
  • 04-03
  • 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令人担忧
  • 从现代心理学角度分析,目前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令人担忧。最近几次心理健康调查表明,大学生已成为心理弱势群体,心理处于不健康或亚健
  • 04-03
  • 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试题
  • 对以下40道题,如果感到“经常是”,划√号;“偶尔”是,划△号;“完全没有”,划×号。
  • 04-03
  • 毕业生如何选择第一份职业
  • (一)发现自已的内在需求

    美国杜邦公司副总裁卡尔夫说:“在我看来,世界上最大的悲剧莫过于有太多的年轻人从来没有发现自己
  • 04-03
  • 大学生身心健康状况问卷
  • 以下问题是为了你的健康状况并为了你的身心健康而设计的调查。请你按题号顺序阅读,在最近一年中你常常感到或体验到的项目上做&ldquo
  • 04-03
  • 大学生心理素质普遍存在的问题
  • 随着市场经济所带来的一系列深刻的社会变革,给大学生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心理压力,也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大学生
  • 04-03
  •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 近年来,随着高校一些触目惊心的“校园事件”的发生,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越来越成为学校、社会和家长所关注的焦点。加强大
  • 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