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开始影响我们的讯号!

 一名工作忙碌的四十岁青壮年,近期因为工作和家庭压力繁重长期疲累,造成精神过度疲劳,常与家人与同事产生摩擦,情绪也较为失控因而求助本院身心科门诊。卫生福利部草屯疗养院吴至芳心理师表示,中壮年常是『上有父母,下有孩子』的三明治世代,以台湾目前社会来说,大约在35~44岁左右,但随着平均寿命的延长以及大环境经济结构的变化,包含的年龄范围可能持续向上扩大。这群人们,小孩可能还在需要倚赖父母生活的年纪;父母可能已经退休,会将注意力关注在小孩家庭的生活状况,或是因为年纪渐长、身体状况需要适当的关注与照顾,对照过去的家庭结构,可以一起分担原生家庭事情的手足减少;而自己除了工作上面对长官的要求、客户的压力,还有婚姻家庭中与配偶的相处、与配偶家庭的相处、子女的教养问题、经济、身体健康、为退休生活作规划的准备…等,常常都让身兼多职,可​​能是家庭、工作场合上支柱的三明治壮年们,感受到无比沉重的压力。

有些人大概会感觉为了生活奔波忙碌,哪里来的时间去想压力很大这件事?但其实「为了生活」的压力,已影响我们的生活品质、健康状态甚至家庭与工作上的表现。每个人的压力感受不一,只要在压力感受相对大时,生理和心理上很容易出现一些状况,主要是人的身体有自我防御功能,提醒你要照顾自己,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好让你可以持续的生存。

一般人容易轻忽的感觉疲累、睡不饱等状况,会误以为睡得不够,睡得不好,便利用假日补眠,喝个舒眠茶,减少睡前的活动等方式,但改善好像还是有限;有时感觉记忆力变差、忘东忘西,注意力不集中,很难持续,做事情的效率降低许多,可能呈现的是一种慢性疲劳、缺乏活力、动机的状况,也有人容易暴躁、缺乏耐心、情绪低落,和人对话时,没办法好好的听完别人说的内容,急于打断要求别人说重点,或是根本无法聆听,显得有些敷衍回应…等,造成沟通品质不佳,影响人际关系。除此之外,低头族,某个程度花费过多的时间、金钱在网路、物质(包含酒精、香烟、毒品)当中的表现,其实也是逃避压力的一种常见行为。当压力大或烦闷的时候,上网或到百货公司血拼,才能有轻松感时,都是压力开始影响我们的讯号!

草屯疗养院吴至芳心理师表示,民众可觉察自己的身心状况,一但发现有异状时,试着了解自己压力的来源,去寻求资源、协助或是作个人的调适。有些压力情境比较难透过面对问题去处理解决时,常会需要较多的支持,此时不妨可与同事、朋友、家人,谈谈自己的状况,或许有人有类似的经验或是资源可以让你有更多的灵感思考如何处理。然而,适当的时间规划,了解自己的限制,必要的拒绝,调整自己的生活模式、思考等,例如藉由运动、共同出游等方式,能帮助自己抒压也增进人际间的良性互动与感情;或是调整对自己的要求、降低物欲…

如果上述的调适方法对自己的现况改善都十分有限时,请也不要感到别扭的寻求专业的协助。要能适当的因应诸多生活上的压力,其实也如许多物品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适当的维修与保养,以维持适当的功能表现,遇到故障或较难排除的状况,就需要进厂维修,让专业的医师与临床心理师们协助你发现困难,对症下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唯有照顾好自己,才是全家人与自己幸福的本钱。
时间:2020-03-06 作者:大学生家园 来源:大学生家园 关注:
大学生心理推荐
  • 请不要再在意别人的看法
  • 我以前也是一个十分在意别人看法的人,当别人对我说:内向的人不好,没有前途。我就会认为:恩,是呀,我的性格就内向,怎么办呀。当
  • 04-03
  • 文化缺位致大学生精神的失落
  • 有知识有文化有理性,有理想有道德讲诚信,这应该是“天之骄子”大学生的精神实质与本来面貌。可是在当下的大学校园,这种
  • 04-03
  • 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令人担忧
  • 从现代心理学角度分析,目前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令人担忧。最近几次心理健康调查表明,大学生已成为心理弱势群体,心理处于不健康或亚健
  • 04-03
  • 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试题
  • 对以下40道题,如果感到“经常是”,划√号;“偶尔”是,划△号;“完全没有”,划×号。
  • 04-03
  • 毕业生如何选择第一份职业
  • (一)发现自已的内在需求

    美国杜邦公司副总裁卡尔夫说:“在我看来,世界上最大的悲剧莫过于有太多的年轻人从来没有发现自己
  • 04-03
  • 大学生身心健康状况问卷
  • 以下问题是为了你的健康状况并为了你的身心健康而设计的调查。请你按题号顺序阅读,在最近一年中你常常感到或体验到的项目上做&ldquo
  • 04-03
  • 大学生心理素质普遍存在的问题
  • 随着市场经济所带来的一系列深刻的社会变革,给大学生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心理压力,也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大学生
  • 04-03
  •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 近年来,随着高校一些触目惊心的“校园事件”的发生,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越来越成为学校、社会和家长所关注的焦点。加强大
  • 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