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陪父母”是狠心还是无奈?

 “生而不养,养而不教,教而不陪,”这就是社会中存在的“失陪父母”现象,目前,这种现象正有着愈演愈烈的趋势。对“失陪父母”,网友和专家纷纷表达了自己的谴责。

事件回顾

3月27日,《孩子,妈妈陪你慢慢长大》一书作者吴文君发布微博称:

“现在很多做父母的,生而不养,养而不教,教而不陪!越来越多‘失陪父母’,只肯为孩子花钱,却不肯多花心思和时间;让孩子来到这个世界,却不对他的未来负责,当孩子渴望陪伴时,经常以“挣钱”为借口;当孩子出现问题时,经常把“责备”当教育,真是有违“父母”这个角色,该好好反思了!”

吴文君的抨击引起网友共鸣。某微博网友称:

“养儿如养狗,这话虽不中听,却是真实在发生的悲剧。太多做家长的,对孩子的感受漠不关心,自以为把孩子养大就尽了做家长的责任,甚至有家长出去搓麻将,把孩子独自锁在屋里!这跟养狗有区别吗?!”

日益壮大的“失陪父母”族群

百度百科这样定义“失陪父母”:

因各种主客观原因未能给予孩子充分陪伴的父母群体。在当今社会中,这一族群具体细分为:1、因家庭或工作原因,与孩子两地分离;2、因工作繁忙,每天陪伴孩子的时间较少;3、人虽与孩子相伴但缺乏心的沟通交流。

“失陪父母”一词来源于网络博文《一位失陪妈妈给孩子的忏悔书》。博文讲述了一位白领妈妈因长期加班忽略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陪伴,心中充满愧疚,文中例举的种种“失陪”现象,引人深思。

失陪,是狠心还是无奈?

对于失陪问题的根源,网友们持有不同意见。

网友“思贤妈妈”:

“很多妈妈下班了还要忙自己的同学聚会,客户联络,美容逛街,周末长假也会跟朋友一起去旅游玩乐,其实很多人生孩子是完成任务。”

网友“loudiapple”:

“我现在因为要上班,也是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周末才带会身边,每次离开她都要靠躲,不然哭得那个伤心哦,真是觉得自己好狠心!所以都不知道要如何让她知道我是爱她的,只是为了让她生活得更好而在努力,我想,等她大些就会明白的。”

网友“三口品天下de”:

“大多是因为生活所迫而忽视了对孩子的陪伴,农村留守儿童更严重,是个社会问题。”

网友“臭美妞215”:

“现在这个社会,这种生活条件,不能陪伴孩子是妈妈的无奈,哪个妈妈愿意错过孩子成长的每个细节呢?”

网友“木独猪”:

“为了儿子,找了份不用加班的文职,虽然收入低了,但是可以准时下班,可以照顾儿子,我觉得值了。对我来说,陪伴儿子生长,把他教育好、照顾好,让他快乐的长大是最重要,我不会觉得好的学校、贵的衣服还有钱是最重要的,生活过得去就行了,儿子快乐最重要。和老公都是打工仔,没多少存款,也不准备给儿子报多好多贵的学校。提供一个好的环境给他,不一定需要很多钱,很多时候,父母的关爱陪伴更重要。”

专家建议:每天多陪孩子一小时

专家表示,“失陪父母”在中国社会已经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族群。一部分“显性失陪父母”因工作繁忙无暇常伴孩子身边;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隐性失陪父母”,以许多全职妈妈为代表,她们虽有充分时间陪伴孩子身旁,却因为用心不够与或技巧不足的问题,没有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人在心不在,与孩子在精神上缺乏共鸣,对孩子的陪伴,有量却无质。孩子长期处在父母“失陪”的环境下,将加剧心理上的不安全感,表现在对外界缺乏信任,难以与他人和谐相处,衍生出焦躁、抑郁、叛逆、自私、过度自卑或自傲等一系列问题。

专家号召“失陪父母”正视问题并以实际行动进行改善,每天多抽出一小时,用心陪伴孩子。
时间:2020-03-05 作者:大学生家园 来源:大学生家园 关注:
大学生心理推荐
  • 请不要再在意别人的看法
  • 我以前也是一个十分在意别人看法的人,当别人对我说:内向的人不好,没有前途。我就会认为:恩,是呀,我的性格就内向,怎么办呀。当
  • 04-03
  • 文化缺位致大学生精神的失落
  • 有知识有文化有理性,有理想有道德讲诚信,这应该是“天之骄子”大学生的精神实质与本来面貌。可是在当下的大学校园,这种
  • 04-03
  • 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令人担忧
  • 从现代心理学角度分析,目前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令人担忧。最近几次心理健康调查表明,大学生已成为心理弱势群体,心理处于不健康或亚健
  • 04-03
  • 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试题
  • 对以下40道题,如果感到“经常是”,划√号;“偶尔”是,划△号;“完全没有”,划×号。
  • 04-03
  • 毕业生如何选择第一份职业
  • (一)发现自已的内在需求

    美国杜邦公司副总裁卡尔夫说:“在我看来,世界上最大的悲剧莫过于有太多的年轻人从来没有发现自己
  • 04-03
  • 大学生身心健康状况问卷
  • 以下问题是为了你的健康状况并为了你的身心健康而设计的调查。请你按题号顺序阅读,在最近一年中你常常感到或体验到的项目上做&ldquo
  • 04-03
  • 大学生心理素质普遍存在的问题
  • 随着市场经济所带来的一系列深刻的社会变革,给大学生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心理压力,也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大学生
  • 04-03
  •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 近年来,随着高校一些触目惊心的“校园事件”的发生,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越来越成为学校、社会和家长所关注的焦点。加强大
  • 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