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玩手机成瘾也是病吗

 几个好友相聚,原本可以开怀畅谈,但发现,越来越多的市民在与朋友相聚时,最喜欢干的事是玩手机。

这已成为一个有目共睹的事实:无论走在哪里,吃饭、聚会、开会、走路、排队、过马路甚至开车的时候都能看见捧着手机不放的人,很多人都习惯当“低头族”——玩着智能手机,刷完微博刷微信,逛逛人人网,再上个淘宝;这些都是玩手机成瘾的具体表现。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这是网上流传很广的一句话,然而玩手机成瘾让这句话成为现实时,多少会有一些悲凉。看看你我身边,智慧型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流行,让手机低头族激增。他们对于移动网络的“上瘾”无疑是一种病,被手机“控制”的生活状态,不仅带给他们颈椎疼痛、手指僵硬和幻听,还带给他们性格的变化,甚至心理疾病如强迫症。而低头族们对手机上瘾般的依赖也引起了部分人的反弹和抵制。有网友在微博发贴痛恨“每每聚会都有一堆人黏着手机不放,很让人厌烦”。

调查显示,现在用智能手机刷微博、玩游戏、收发邮件、浏览网页的人越来越多,其中77%的人每天开机12小时以上,33.55%的人24小时开机,65%的人表示:如果手机不在身边会非常焦虑。

手机成瘾同酒瘾、赌瘾等成瘾行为没什么不同,那么,面对手机成瘾,该如何应对呢?

对于大多数手机成瘾的朋友们来说,其实日常的一些强化训练就可以帮助大家克服这个问题,比如工作与休闲严格区分等,养成有节律的使用手机,在这里,大家要明确两大原则:1、克服“否认”是成瘾症状治疗的关键,即我们自身应当认识到自己存在这方面的成瘾行为,这是成功克服成瘾行为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部;2、成瘾行为不一定要完全戒除,而是要“有责任地使用”,其实也不需要完全不使用手机,只要可以合理地使用就可以了,我们要做手机的主人而不是奴隶。

如果有些朋友手机成瘾的情况较为严重,建议您将心理治疗和日常训练结合起来,通过系统评估成瘾程度;传达和改变对成瘾行为的认知;克服对问题的“否认";建立治疗契约;预防“复发”等步骤可以帮助这些朋友早日走出手机过度使用的痛苦。

总之,造成手机依赖的原因多种多样,要戒掉“手机瘾”需要循序渐进,需要耐心。但值得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当经过自我调整“手机瘾”仍无法控制,且已经严重影响到身体、学习、工作或社交功能时,最好尽早寻找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不要再让“手机依赖”长期“绑架”我们的生活。
 
时间:2020-03-01 作者:大学生家园 来源:大学生家园 关注:
大学生心理推荐
  • 请不要再在意别人的看法
  • 我以前也是一个十分在意别人看法的人,当别人对我说:内向的人不好,没有前途。我就会认为:恩,是呀,我的性格就内向,怎么办呀。当
  • 04-03
  • 文化缺位致大学生精神的失落
  • 有知识有文化有理性,有理想有道德讲诚信,这应该是“天之骄子”大学生的精神实质与本来面貌。可是在当下的大学校园,这种
  • 04-03
  • 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令人担忧
  • 从现代心理学角度分析,目前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令人担忧。最近几次心理健康调查表明,大学生已成为心理弱势群体,心理处于不健康或亚健
  • 04-03
  • 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试题
  • 对以下40道题,如果感到“经常是”,划√号;“偶尔”是,划△号;“完全没有”,划×号。
  • 04-03
  • 毕业生如何选择第一份职业
  • (一)发现自已的内在需求

    美国杜邦公司副总裁卡尔夫说:“在我看来,世界上最大的悲剧莫过于有太多的年轻人从来没有发现自己
  • 04-03
  • 大学生身心健康状况问卷
  • 以下问题是为了你的健康状况并为了你的身心健康而设计的调查。请你按题号顺序阅读,在最近一年中你常常感到或体验到的项目上做&ldquo
  • 04-03
  • 大学生心理素质普遍存在的问题
  • 随着市场经济所带来的一系列深刻的社会变革,给大学生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心理压力,也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大学生
  • 04-03
  •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 近年来,随着高校一些触目惊心的“校园事件”的发生,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越来越成为学校、社会和家长所关注的焦点。加强大
  • 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