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为什么会讨厌一个人呢

 我们生活中有很多时候都会有这样的感觉,跟有些人其实没什么交集,但就是觉得讨厌;也想过是不是自己太狭隘,不够包容,又觉得不该勉强自己,讨厌就是讨厌。

其实讨厌一个人绝对是有原因的,只是很多时候我们自己并没有觉察出具体是哪些,或者说不出为什么,就是有一种不喜欢的感觉。这种感觉实际上就像是闻到臭味就想捂鼻子,遇到危险要逃跑,都是一种自发的保护机制。那么我们为什么会讨厌一个人呢?

一、他长得就让人很讨厌

当我们讨厌一个陌生人,可能是我们忽略了在成长中那些不堪回首的人或事所导致的负面心理经历。心理学家认为:当人们在极力排斥一张面孔或者一个人的时候,作怪的其实是心中不自觉建立起来的"坏原型",当接触的对象接近“坏原型”时,我们便会不自觉地产生排斥和厌烦的感觉。荣格把人在出生后就具有思维、情感、知觉等方面的先天倾向称为认知的原型。比如我们对于黑暗和蛇的恐惧;对长相凶狠的人会害怕,对慈眉善目的人会没来由地亲近;喜欢萌宠,害怕恶魔等等。

进化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在人类进化过程中,种群规模只能保持在一定范围内,因此不具备自身种群特征的个体会受到排斥。判断的标准包括面孔熟悉度、口音、身体特征和居住地位置等,排斥种群外成员,目的是使自己的种群得到维护,有利于种群的发展。而存之于现代人类心理中的各种厌恶成分也都有其原型,即对威胁物的本能排斥,原型在人类的进化中与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逐渐得到扩展。儿童文学作品《丑小鸭》是最经典的例子。

二、图式化的影响

又叫「刻板印象」,大概意思是我们给一些群体按照一定的规则分类,打上不同的标签。比如,我们习惯中会认为,东北人随便砍人,上海人就是小气等等,所以对一个人印象的形成过程中,我们受到图式化的影响也会对一个人产生消极的态度。比如,你碰到一个官员,自己的心理图式就已经贴上了各种标签,这人那么大的肚子一定是公款吃出来的,那么肥大的身躯一定经常在宾馆的床上留下辛勤的汗水。这样的讨厌在生活中经常出现。

但是我们要注意,图式化往往会以偏概全,上海不仅有“喝咖啡”的周立波,也有聪明犀利的韩寒,大学生不仅有不思进取想着混张文凭的人,但更多的是正直勇敢的好青年(像我一样)

图式化认识虽然不准确,却很有可能是你讨厌某个人的原因。

三、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我们一般而言,「会更容易喜欢一个喜欢我们的人,也会更容易讨厌一个讨厌我们的人」。原因在于我们都渴望被人尊重,被人欣赏的,这是对我们自我概念的一种确认,这样有利于我们树立信心,比如恋爱补偿效应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我们从细节中发现,比如嘴角下撇,眼睛从不正眼看你,如果归因到他在讨厌你,这时你的自我概念会受到攻击,内心懦弱的人会产生自卑,内心强大的人则会对某人产生讨厌,甚至愤怒的情绪。

所以,讨厌别人还可能是因为你认为「别人也在讨厌你」。

如何做个不让别人讨厌的人呢?别想了,让自己的投入到生活当中,做一个参与者,用心感知整个生活;不要做一个旁观者,仅仅关注自己的内心,那样很难做到不触碰到任何一个人的厌烦。更多有趣原创的内容,关注我微信公众号:一个人的独白;这个号完全由我一个人管理,如果有缘,让我们在这个比特流的世界,发生一点点联系。
时间:2020-03-01 作者:大学生家园 来源:大学生家园 关注:
大学生心理推荐
  • 请不要再在意别人的看法
  • 我以前也是一个十分在意别人看法的人,当别人对我说:内向的人不好,没有前途。我就会认为:恩,是呀,我的性格就内向,怎么办呀。当
  • 04-03
  • 文化缺位致大学生精神的失落
  • 有知识有文化有理性,有理想有道德讲诚信,这应该是“天之骄子”大学生的精神实质与本来面貌。可是在当下的大学校园,这种
  • 04-03
  • 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令人担忧
  • 从现代心理学角度分析,目前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令人担忧。最近几次心理健康调查表明,大学生已成为心理弱势群体,心理处于不健康或亚健
  • 04-03
  • 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试题
  • 对以下40道题,如果感到“经常是”,划√号;“偶尔”是,划△号;“完全没有”,划×号。
  • 04-03
  • 毕业生如何选择第一份职业
  • (一)发现自已的内在需求

    美国杜邦公司副总裁卡尔夫说:“在我看来,世界上最大的悲剧莫过于有太多的年轻人从来没有发现自己
  • 04-03
  • 大学生身心健康状况问卷
  • 以下问题是为了你的健康状况并为了你的身心健康而设计的调查。请你按题号顺序阅读,在最近一年中你常常感到或体验到的项目上做&ldquo
  • 04-03
  • 大学生心理素质普遍存在的问题
  • 随着市场经济所带来的一系列深刻的社会变革,给大学生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心理压力,也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大学生
  • 04-03
  •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 近年来,随着高校一些触目惊心的“校园事件”的发生,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越来越成为学校、社会和家长所关注的焦点。加强大
  • 04-03